随着这种以耕种为主要方式的小农经济逐渐发展,男性的地位得到延续和巩固。从而导致女性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下降。二:是在人们思想发展下形成的。最早的是孔子主张了“男子天生高贵,女子天生卑贱”的思想。而孔子被称为“圣人”,他的思想主张,一直被后代传承并发扬,这就让这种思想有了土壤,慢慢成长并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而后来更是制造了许多约束女性的准则。
首先,在经济上的不平等。据《礼记》上规定:女性不得拥有私有财产,就算是家里的财产,没有经过父母同意,都不能随意给别人。而出嫁带的嫁妆,也都是归于夫家所有。其次,在政治地位的不平等。封建王朝时,在进行户口统计时不把女性计算在内。而政府分发土地时,女性也没有份。还有其他一些例子。比如:三从四德:不合理的要求妇女盲从和盲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的可以在外面为所欲为,但女性只能恪守妇道,就算丈夫死了,也要守寡一辈子。
男的可以纳妾:古代一妻多夫制,更体现女子地位低下。传男不传女:古代女性在家族传承,特别是文化和手艺上没有一席之地。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女子不能上学读书。更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做官等。这些思想慢慢的发展下去,后代人都认为是真理,是不得怀疑的存在!就连女子本身,都认为了自己是卑贱的,连反抗的思想都不敢生出,就更造成这个悲剧得以延续着。
才女班昭守寡后,为何写书呼吁“男尊女卑”和“女子守贞”?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父亲班彪是一位著名文人,兄长班固是历史学家,另一位兄弟出使西域被封定远侯。班昭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十四岁时,他嫁给了扶风人曹世叔,丈夫英年早逝,班昭年纪轻轻就开始守寡。班固撰写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妹妹班昭就是得力助手。《汉书》未完成,班固就去世了。汉和帝下令有班昭修要余下的《天合志》和八个表。
班昭深得皇帝的赏识,多次被召入宫中,教授皇后和贵人经史礼仪。班昭的身份,除了御用的历史学家,又增天了一项——宫廷礼仪导师,获得皇家赐号“大家”。想博得皇家统治者的欢心并不容易,“大家”也不是白封的。每次有人进贡奇异物品时,皇帝都会命令大家们写篇文风华丽的赋,大肆吹捧赞颂一番。班昭的吹捧功夫,也称得起“大家”的名号,在她给邓太后的奏章中,可见一斑。
“伏惟皇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来四聪,采狂夫之瞽言,纳刍荛之谋虑。”一个受顾于朝廷的女人,写一些吹捧的文章,也是形势所迫,说白了,只能是皇家的一个绿叶,帮衬罢了。由于班昭经常进宫,给皇宫里女人讲授有关礼仪的知识,于是她撰写了《女诫》,用来规范女性道德言行,被收入《后汉书-烈女传》。《女诫》一出,天下女子的生活都不好过了。
文章TAG:女性 女戒 悲情 人生 反对 为什么有女性反对女戒 女性的悲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