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相传七月七日或者七月六日夜姑娘们像织女星祈求智巧故成为“乞巧”,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了一个浪漫的爱情神话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更希望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逐渐的形成了中国人的情人节!如果用两个字来表达七夕结合七夕节的浪漫故事我认为“向往”更合适。“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

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

七夕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火热流传的呢?你家乡是怎么过七夕节的?

七夕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到汉代开始普及,在宋代盛行于宫廷和民间。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七巧节,是古代女性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心灵手巧的节日。在一些古诗词中,也有不少相关七夕节的记载。最早记载七夕的是《诗经》 一书,《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大东》是这样写的: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不用我翻译,相信大家已经看到“织女”“牵牛”“七襄”等字眼了,那就是说,这首诗歌是关于七夕节的记载了?其实不是的。这里只是借用牵牛星和织女星来表达别的意思。牛郎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到战国时期才有史料记载,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这样记载:戊申、己酉,牵牛以取(娶)织女。

汉代,著名的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从织女角度去写。织女每日织布,以泪洗面,泣涕如雨,一条清澈见底的银河,阻隔了无尽的思念。到了宋朝,七夕节已经相当盛行。节日的热闹气氛,从七月初一就开始了。

宋朝人在七夕数日前,就准备红鸡、果食和时令水果相互赠送。到了七夕夜,华灯初上,人们个个穿新衣。寻常人家在这天都要打扫庭院,富贵人家则搭起“乞巧楼”。楼上摆上精巧的小玩意,女子们望月乞巧,焚香叩拜。她们之间还流行一种蜘蛛乞的游戏,就是把一只蜘蛛放进盒子里,等七夕次日打开,如果蜘蛛网非常圆正,就表示成功求的智巧。

宋代诗人杨朴《七夕》 诗为: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每年的七夕节,人们都要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智巧,其实人间是智巧已经很多了。由此可见,七夕求智巧的活动已经成为很受欢迎的节日活动了。说完了七夕节的大致发展历程,最后说说,我们家乡的七夕活动。我的家乡在河北,我们当地人过七夕,就是在这一天赶庙会,也有女孩子晚上一起玩穿针引线游戏的。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七夕  风俗  故事  背后  七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背后的传说故事和风俗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