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故事的真实性我无从考证,但是阿宝常年游走于罗布泊,阿尔金山,昆仑山附近产和田玉戈壁料的区域,以及315国道若羌,瓦石峡直至喀什地区戈壁滩上.戈壁滩里寻玉的朋友到处都是,看老乡们的收获,各色玉都有,也看到过质量上乘的白玉、黄玉,但不大。看来羊皮小贩的白玉只是个别现象。现在的戈壁滩到处都是车辙印和脚印,产戈壁料的区域早已被人扫荡过无数遍,在戈壁滩犁地的,挖玉的也偶尔能有收获,浩瀚的戈壁滩,精美的戈壁料还是有的。

一般认为,戈壁料是"山流水"玉料躺在戈壁滩上又被风沙吹打风化所形成的。戈壁料一般分布在地表,也有深埋地下的,昆仑山下的戈壁滩,很多就是古代的河床,从新疆洛浦以及皮山、策勒等戈壁上都有发现。有文献指出戈壁料应该属于"山流水"的一种。理由戈壁料是原生矿山体破碎以后,山料崩落,由河水带到山下,风化形成;或玉龙喀什河历史中几经改道,以前的流域多被黄沙覆盖,古河道的籽料或者山流水被暴露在阳光与风沙之中形成的。

这一说法只适用于和田地区,还只是一小部分,因为阿尔金山地区的戈壁料与玉龙喀什河相差将近一千公里,且中间一段戈壁滩上没有任何玉石。也有人认为戈壁料在新疆地质的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还是海底的时候,原生矿崩落由海水带到现在的戈壁深处的。这种玉石的海水移动说比河流移动说对于散落在远离河道的玉石的解释更有有说服力。

和田玉做料和玩料,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真是爱玉人,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而且预算够,何必分什么做料和玩料呢?这个问题显然是针对新疆和田玉籽料提出的,做料和玩料的概念恐怕也是现代人给出的概念,在古人的眼里只要能雕,不分什么玩料做料的,通通拿去雕了,而且还不留皮子!现代人药吃多了,喜欢留皮子,当作和田籽料的身份证,好的皮子还能俏色巧雕,不难看出提问者所说玩料是接近完美的高货,而做料则是绺裂、伴僵、穿僵等毛病较多的低货,其实不然,我认为玩料做料这个概念在高货低货之间是动态转换的,比如完美的高货,普通玉雕师是不敢上手的,就是省级玉雕师上手恐怕也不甘心,你说他是做料吧?可它一直在手里玩着,除非和国家级大师结缘,才有可能出工!所以高货独籽现在很多都是收藏并当玩料玩了,值得一提的还有,高货原籽如果没上大师工,他会永远保值和增值,一旦上错了雕工,唉!你懂的。

问题中所谓的做料因为毛病大或多往往被大切小,再去雕,或者直接雕锦辉堆,都是常见的玩法,而在近两年,毛病多的做料往往也被玉友们当玩料把玩了,有裂有僵没啥!只要肉质好就是有特色!这种特色籽的增值空间一样很大!所以没上工的,都还在手中把玩的,还再继续收藏的都可以成为玩料,一旦动了上工的念头,他就成了做料!最后补充一句,那些靠切籽料车镯子和做牌子谋生的玉商眼里,根本就没什么玩料的概念!只要够车镯子和牌子的原籽,通通切了再说!他们眼里只有钱!而且有些玉商还都披着大师级鉴宝师的外衣,很攒劲的!我是美玉秀秀里的小玉米,喜欢我可以去看我的《喜擦擦》原创系列文章。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和田玉  新疆  特色  和田玉特色料什么意思  原来和田玉新疆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