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所谓物极必反,由于刘秀过于提倡偃武修文,结果导致其后世帝王没能体会他“苟非其时”的真意,而在国势强盛之时,仍然不事扩张,反将北方百姓多迁南方,而徙异族进入内地,进一步加剧了民族矛盾与土地紧张,并使得北边并、幽、凉三州胡多汉少(西汉盛时,三州尚有近九百万汉人,至东汉盛时,仅剩三百万),政府控制力迅速减弱。

董卓之乱与五胡乱华皆由此萌芽。事实上,东汉一朝边患从未停止,但政府却极其忽视军队建设,多次裁减兵员,甚至逐渐放弃了秦汉以来的地方民兵训练与演戏制度(都试)与军功激励制度(军功爵制),以至后来朝廷实在缺兵,竟每年征发各郡死囚携妻儿老小去北边屯戊,其兵员军事素质之低下可想而知。所幸东汉中前期国力雄厚,其名将又个个不俗,能将一群羊带成狮子,这样才在对外战争中得占上风。

看来东汉一朝风俗虽美,上下皆敦厚信义,为历代之最,却毕竟少了些勃勃生气。当然这对内地老百姓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儿,和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嘛!更重要的是,东汉上承西汉,对于北方胡族有着强大的心理优越感,认为无需强力军备,也可轻松搞定他们,这种优雅的自信是东晋以降的中国人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后世愤青才觉得难以理解。

乾隆通宝的市场价值怎么样?

乾隆皇帝1736年正式登基后开始铸造“乾隆通宝”,一直到1795年退位,历时近六十年,发行的钱币数不胜数,但是钱币制式却不多,最多不过百余种,基本以“小平钱”为主。究其原因是:他开辟了“乾隆盛世”,在位期间,国力强盛,货币流通的信誉度高,用不着铸造大钱。因此“乾隆通宝”钱币普遍比较小,尤其是乾隆后期铜材匮乏时,有些地方造币厂铸造的钱币直径只有22毫米,重量不过2克多。

“乾隆通宝”铸造厂最多的时候有29家,通过裁撤后有22家,地方造币厂铸造的基本是小平钱,就连“折十大钱”也只有“宝苏局”和“宝巩局”等有限几个局铸造过少量,材质也以铜加锡居多称“青钱”,铜加铅或锌非常少称“黄铜钱”。除此之外,中央“宝泉局”和“宝源局”铸造过部分“折十开炉钱”、宫廷“大样花钱”、“吉语钱”、镇库大钱等。

地方局母钱一般由中央局下发,雕母也由中央局统管,当然,中央局掌控朝廷俸禄和军饷也要铸造“小平钱”,下面我把有代表性的品种价值罗列如下:(1)雕母钱:看是那种制式的雕母,最低3万元/枚,最高可达20万以上。(2)母钱:也要看是什么制式的母钱,最低3千元/枚,最高可达2万以上。(3)折十大钱:同样看制式和铸造地,一般市价2千左右/枚。

 2/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朝隆  合玉  朝隆合  苏州市  朝隆合玉怎么样  苏州市朝隆合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