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北宋王得臣在《麈史》中就总结,幞头从北周出现以来,不断变换新的样式,两脚或弯曲向上、或两阔脚、或短锐角,当时样式很多,各取所好,唐代“中末以后”,又发展为“展脚”,是北宋“今所服”的样式:幞头,后周武帝为四脚,谓之折上巾。……唐武德初,置平头小样巾子……折上巾以余帛折之而上系,今谓之幞头小脚,其所垂两脚稍屈而上,曰朝天巾。

后又为两阔脚,短而锐者,名牛耳幞头,唐谓之软裹。至中末以后,浸为展脚者,今所服是也。然则制度靡一,出于人之私好而已。所以,长长的展角只是幞头角的逐渐硬挺化、夸张化、威仪化,从实际结构功能发展为装饰彰显结构,这种情况在服饰发展史中其实很常见。宋代也只是延续了这种发展趋势,并且进一步夸张化了。所以第一,它不是北宋皇帝一拍脑袋而发明的。

其次,这种展角幞头,在晚唐到宋代,也并不是官员上朝专用,而是上下通用的帽子。当时上自天子、皇太子,到百官诸臣,甚至乐师、仪卫、戏子,谁都可以用,各种场合都会用。我们从当时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唐、五代、辽、宋、金,不少门卫、伎乐,甚干活的仆人都使用展脚幞头。自然更不可能是赵匡胤为了防止官员而专门设计的。如果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设计,那为何皇帝本人和仆人也都戴呢?△ 戴幞头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冠帽之一,甚至比官员还长,更显得威仪庄重。

△ 五代、辽、宋壁画绘画中,有大量戴展角幞头的仆人、侍卫、乐师,并非官员上朝专用。△ 敦煌五代壁画里,甚至还有大量干活的百姓戴展脚幞头。当伸长的平角幞头在晚唐流行以后,宋代继承并发展成为上下通用的一种帽子。《宋史·舆服志》说“五代渐变平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皇帝和臣下都通用这种平脚幞头。

沈括在《梦溪笔谈》也对此有一番论述,不过他认为加骨架的硬脚幞头在唐代是君王使用,皇帝自己先喜爱戴这种帽子,晚唐被地方藩镇僭用,到了宋代,直脚成为贵贱通用的样式:“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脚。晚唐方镇擅命,始僭用硬脚。本朝幞头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凡五等。

唯直脚贵贱通服之。”所以第二,它也不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而特别设计的。就和欧洲中世纪二尺长的夸张鞋尖、清末一尺高的假旗头一个道理。在流行史研究里,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当一个本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结构,因为露在外被人们加以夸张装饰,当夸张的趋势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极端,甚至脱离了原始的结构功能,变成后人无法理解的样子。

当发展得太夸张影响了实际生活使用以后,又会逐渐消失。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清末旗人女性头顶高大的“旗头”,缅甸一些妇女脖子上的项圈,欧洲中世纪长度超过两尺的尖头鞋,其实也并没有实际功能,都属于装饰逐渐夸张化并以其为美的情况。宋代冠帽两边长长的耳朵,其实也是幞头角在数百年来长期演变中,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夸张装饰,被五代、辽、宋、金各阶层、各民族、各时代广泛接受和使用。

当长到极致,也起到了庄重端正的效果,到了元明时代,就变成官员公服专用的一种帽子。又因为太过不方便而在明代逐渐退出使用。至于防止交头接耳这种说法,其实出自宋末元初人所写的《席上腐谈》:“宋又横两脚,以铁线张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认为平横的两脚起到避免朝见时“偶语”的功能。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人的结果论,从长脚的实际存在造成的效果而想当然地推测它的设计初衷,《席上腐谈》被古人评为“词意多肤浅无稽”,说法多穿凿附会不可信,由此也可见一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涉疫  西宁  城东  案例  通报  起是什么戴  西宁城东警方通报3起涉疫违法典型案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