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表现为遗体面部肿胀、四肢粗壮、嘴唇变大且外翻、舌尖伸出、胸腹隆起、腹壁紧胀等。去世20天后遗体的软组织变成了半流动的液体,基本上已经完全腐烂,这些液体无法附着在骨骼上,会慢慢脱落下来,最终遗体成为一具白骨。人去世后,遗体的变化非常迅速,想要做防腐措施就要和时间赛跑,最好提前准备好树脂。和蜘蛛、蜜蜂、苍蝇或者鸟类的体型相比,人类的体型无疑是巨大的,不断滴落的松脂可以迅速将这些小动物的身体包裹住,但是想要包裹住人类的遗体,无疑需要数量庞大的树脂,想要找到如此多的树脂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树脂形成速度慢,一旦凝固很难化开如果要用树脂为遗体做防腐,那么就必须把树脂涂抹到遗体周身,最简单的方法是把遗体放到分泌树脂的树木下,但是树木分泌树脂的速度很慢,有可能树脂还没有包裹住遗体,遗体就已经腐烂了。还有一种办法是采集天然树脂,然后将其融化,再涂抹到遗体身上,但是我们都知道树脂一旦凝固,就会非常坚硬,很难将其再次融化,古代也不具备这样的技术。

所以,用树脂来为遗体做防腐处理,可操作性不强。古代人对遗体防腐有更好方法在古代,人去世后确实会进行一些防腐处理,而且方法多样,我们来看一下基本的方法:1.水银防腐水银是唯一的液态金属,而且是重金属,因为水银的密度远大于空气,可以阻断空气。没有了空气,微生物就失去了生存和繁殖的条件,分解遗体的微生物、细菌无法生存,遗体自然不会腐烂。

在古代一些入殓师用水银为遗体“洁身”,然后用多层丝绸将遗体包裹起 来,再将棺木中放入一些水银或者直接将遗体浸泡在水银棺之中,以达到防腐的目的。2.用冰冷藏在棺木中放置一些冰块,将遗体置于棺木中,形成相对密闭的冷冻空间,以此达到冷藏延腐的效果。1991年,德国旅行者在靠近意大利和奥地利边界附近的阿尔卑斯山厄茨河谷的一处冰川发现了一具“冰人”遗体。

这个“冰人”应该是一位猎人,因为人们在他身旁发现了一张弓、十几支箭和一把铜斧。这具遗体保存得相当完好,他临死前穿着鹿皮外套、防寒防雨的草编大衣以及头上戴的圆形小帽都清晰可见。德国的英斯伯拉克法医研究所的专家对“冰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冰人”身高约1.6米,去世时的年龄在40—50岁之间,而且这具遗体已经有5300年的历史了,它是迄今为止保存得最完整、最古老的遗体,比我国马王堆发现的古遗体还要早3000多年。

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冰人”的皮肤、内脏,甚至眼睛都保持完好。由此可见,用冰冻的措施来保存遗体确实效果非常不错。3.对遗体进行脱水处理在埃及,一些入殓师在处理法老的遗体时有一个重要工序就是对遗体进行脱水处理。入殓师会用布包裹一些泡碱填充进法老的腹部,然后将法老的遗体完全浸泡到泡碱粉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遗体变得干燥,防止遗体快速腐烂。

4.用混合郁金香汁液的酒消毒防腐一些入殓师喜欢用混合郁金香汁液的酒为遗体沐浴,这种酒不仅气味醇香,还具有消毒作用,而且酒挥发后加速了棺内氧气的消耗,这无疑为遗体建立了缺氧条件,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减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速度,延缓遗体的腐烂过程。5.棺内放置花椒、香料在一些古墓中曾发现花椒或者龙脑、安息香等香料,有的墓穴里甚至还有香囊、香枕、熏香炉等。

香料可以散发香气,掩盖遗体散发的气味,同时花椒、香料本身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这种气味充溢在封闭的棺椁内,对棺内微生物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防腐的作用。卢弼《三国志集解》卷六引《述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刘表冢在高平郡,表之子琮捣四方珍香药物数十石,著棺中。苏合消疾之香,莫不毕备。永嘉中(310年),郡人发其墓,表貌如生,香闻数十里。

意思是刘表去世后他的儿子刘琮把许多香料放入棺木中,而刘表的墓穴被发掘时,香气远溢,刘表遗体保存得还很好。入殓师通常会在棺内放置有杀菌作用的香料,棺椁四周用木炭、沙石填塞,这样一来墓室就与外界完全隔绝,形成了一个密闭空间。在香料的作用下,腐败菌就很难生存了。结束语琥珀作为一种化石,充满了神奇色彩,人们总是喜欢通过观赏琥珀,去猜测发生在千百年前的故事。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琥珀  稀有  收藏  什么种类的琥珀最值得收藏  最稀有的琥珀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