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呈站立状,头部有双角相连,顶部正中钻一个圆孔。大勾喙,斜上伸向前方末端向胸内弯卷。双翅紧贴背部,背雕脊齿,双腿及宽尾支撑身躯,双足粗壮并雕出四爪,全身饰双阴线勾云纹。器物造型与同时期的青铜尊如出一辙。即猫头鹰,是一种夜行类的猛禽,此处的玉喙部被极度夸张,粗腿和大尾也别具特色,形象十分威猛。

玉怪鸟 商代,高5.7、宽4.6厘米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怪鸟,此怪鸟呈站立状,昂头挺胸,腹部肥硕,脊背浑圆,腹、脊处雕刻竹节纹。头顶正中有冠,与背脊相连,两侧有一对大角。嘴呈勾状,“臣”字形眼,双翅刻羽翎纹。尾与足三点着地支撑身体,足下刻出爪纹。器物造型拼合了几种动物特征,主体像猫头鹰,大角像羊,再加上冠饰等,具有极强的神秘感。

妇好墓出土这类怪鸟多件,可能与当时的神话传说或镇墓习俗有关。仙人瑞兽神仙人物及瑞兽图案是玉器艺术的传统题材之一,雕刻通常采用立体圆雕等技法,在运用写实手法造型的基础上,注重表现人物、动物的身姿形态及动感线条的运用,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浪漫手法表现天长地久、平安吉祥、福禄寿禧等祈愿。青玉卧羊青玉卧羊,汉代,长5.5、高3.2厘米。

羊呈跪卧状,昂首,四蹄相对,双耳贴角向后舒展,大角下垂并向上弯卷,周身抛光,晶莹剔透,局部皮毛以阴线刻划,细密均匀,刀工有力。卧羊整体形态温顺安详,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青玉坐姿天王青玉坐姿天王,唐代,宽5.5、高4.8厘米。天王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造型通常是站姿,脚踩鬼神,以铠甲严整、雄壮威武而著称。

唐代的天王像多为陶制、石刻或金铜等材料,像此种以玉质、双膝跪地、臀部贴坐于双足跟上的坐姿天王形象十分少见。青玉鹿青玉鹿,唐至宋,长4.5、高2.9 厘米。圆雕,鹿伏卧,昂首,双角,口衔灵芝,背部有一贯通腹部的长方形穿孔。鹿与“禄”谐音,长久以来是深受喜爱的传统吉祥动物。在造型中,鹿常与灵芝组合成器,因为传说中认为灵芝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

白玉卧犬白玉卧犬,宋代,长7.8、高1.8厘米。狗伏卧,两前爪交叉伸于体前,头慵懒地搭在伸出的前爪上,长嘴、凹圆眼,双耳下垂,卷尾。爪子与腰肋处用细阴线刻划,形成凹凸有序的骨感,极为传神。白玉双獾白玉双獾,清代,长8、宽6、高3.1厘米。玉饰为一大一小两只獾正在玩耍嬉戏。“獾”与“欢”谐音,因此寓意双欢,用以祝愿父母天长地久、欢度晚年和夫妻恩爱、美满幸福等,是清代玉雕常见的纹饰。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探究  制品  古人  古代  品种  古人带什么品种的玉  古代玉文化的发展和玉制品种类探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