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阳“甯”二文大清铜币▼由于中间的“甯”字是属于凸出刻印,故称为阳刻,币背面龙图案为仿户部颁低水波龙,这枚币很早就出现在1944年在上海泉币学社的某期例会上,机制币收藏家许晓鹤先生曾经在会上将其展示给大家,后来由马定祥先生续藏,还有一枚样币留于中国钱币博物馆。丙午阳“甯”五文大清铜币▼外观与上述二文面值相比没有区别,但背部的龙图案是仿户部颁细云龙,其当时出现的性质与二文面值的一样,现在存世量也特别少的试铸币,一枚被外国收藏家伍德华珍藏,一枚也存于中国钱币博物馆。

造型别致的大面值大清铜币 收藏过方孔币的朋友们都熟悉其具有宽缘与窄缘两种典型特征,而机制币由于是西方产物的缘故,已经失去了上述传统的特征,但是这一典型的特征却无意发生在宣统初年(1909年)的大清铜币上,两年后武昌起义宣布了清王朝的结束,此币弥足珍贵,这就是:河南省阴刻中间“汴”字二十文面值宽缘大清铜币▼从表面看,它具备机制币的典型特征,而币的外缘突然加宽,像古代方孔币的样子,可以说所有各省所铸的大清铜币根本找不到与它一模一样的外形。

目前该币存世量四枚,一枚原由伍德华旧藏,后于2008年香港诺曼.亚克斯集藏钱币拍卖专场拍出,一枚藏于美国纽约博物馆,一枚由国内钱币收藏家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铜样别致的大清铜币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大清铜币都是红铜,但当时试铸的时候为了区别后来的大批量的正式币,也便于存档,清廷也用了以下区别于流通货币的典型铜材:湖北中间“鄂”白铜大清铜币▼我在前面的问答中已经说过,白铜属于铜材质地佳的金属,而且原料很少,故用做试样币,而新中国成立前铜币中的白铜底价是一枚一两黄金起,可见当时白铜铜币已经属于稀罕之物,湖北当时就用白铜试铸了五文面值的大清铜币,背面龙图案为双冠龙,该币现在由马定祥先生的后人马传德先生珍藏。

户部宣统面值一分黄铜大清铜币▼光绪帝去世后,新君宣统继位,而象征前君的钱币要统统废除,于是新版的大清铜币闪亮登场,从版面看,龙图案转至铜币正面,币背面增添了嘉禾图案,原来以“文”为币值被“分”与“厘”所取代,试样币采用了区别于红铜的黄铜材质,与光绪年间的大清铜币相比,宣统年的大清铜币币坯更加精良,压力足,外缘明显异于流通币,但存世量非常之少。

题主的铜币的点评我看了题主的铜币,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普品真货,就像我在以前的问答里说过,珍品大多不会频繁出现,即使有,也是高仿之品,若贪图便宜,很容易白交“学费”而得不偿失,另外从品相来看此两币,我发觉它们的正反面都磨损严重,说明当时的使用度较高造成的,而且市场存世量非常之大,增值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可做欣赏的收藏之物,但不是投资之物,两者关系请仔细把握。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铜币  大清  之高  揭露  2014年中国大清铜币最贵是多少钱  揭露大清铜币价格如此之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