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的《韩非子》中,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很多故事都讲,戴在手腕上的玉一旦碎了,就会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如果你按照故事中的顺序,他接连遇到了楚国的三个君主。春秋时期的玉器是专属于国王和贵族的,普通人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失去基本的工作能力是必然的。那时候普通农民家庭也能养活这么个倔老头。

关于玉石有没有什么神秘的传说?

大家好,我是大锤家的小酱同志。关于玉石有没有什么神秘传说?玉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有辟邪通灵,为主人挡灾之说。石之美者,玉也,自古君子佩玉,无故玉不离身。在我国的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女娲娘娘以五彩石炼石补天,红楼梦中的主角贾宝玉就是女娲娘娘补天用剩下的灵石转世,一出生就嘴里含着通灵宝玉。西游记中,孙猴子也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山海经中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这里盛产和田玉,西王母用和田玉制造了玉环,将之送给黄帝,黄帝用之打败了蚩尤。西王母用和田玉制作出了玉琯,将之送给了舜,舜用这个东西来观察气候。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屈原所作的一首诗涉江中有这样一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提到的也是昆仑美玉,和田玉,古时人以玉礼祭天拜地 ,沟通神灵,祈求平安吉祥。

与玉相关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听说玉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一个人身体越健康,戴在身上的玉就越润泽若不健康,戴在身上的玉越浑浊。当玉渐渐润泽的时候,就说明人的身体渐渐转好了。不知是人养玉还是玉养人。所以很多故事里讲,一旦戴在手腕上的玉断裂,便有不吉利的事情发生。说有一个老太太身体腿脚不好,家人花了20万为她买了一个玉镯子保养,戴在腕子上以后,从此走路小心翼翼。

战国时期中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历史真的有这个典故吗?

和氏璧应该是真的,但是卞和献玉的故事就不一定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之中,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楚人和氏在楚山中找到了一块玉璞,就赶紧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找玉匠鉴定一下,玉匠说是石头。于是,楚厉王觉得和氏欺骗自己,就把他的左脚砍了。楚厉王死了之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又拿着玉献给武王。结果武王找玉匠一看,又说是石头。

于是,和氏的左脚也被砍了。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和氏就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后,让人问问和氏怎么回事。于是,和氏把自己委屈说了出来,楚文王就让玉匠把玉璞雕琢了出来,称为和氏之璧。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问题在哪呢?和氏这个人到底是谁?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是凭什么断定手中的石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值得自己断掉双脚?春秋时期的玉是专属于君王贵族的,一般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这样的话,连宫廷玉匠都看不出来是一块玉,和氏是怎么看出来的?所以,他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要么是非常懂玉的贵族,要么是经验丰富的玉匠。如果是贵族的话,楚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砍掉和氏的双脚?又不是什么逾越礼法的事情,不至于用这么重的刑。如果不是贵族,那就只能是经验丰富的玉匠了。问题又来了,当时发现和雕琢玉器并不容易,一个经验丰富的玉匠必然有知名度。

就算楚王不知道他,宫廷里的玉匠也会知道,为什么没人相信他?他为什么毫不争辩?这个故事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氏活了多久?除了韩非子之外,历史没有任何史料中存在楚厉王。如果按照故事中的顺序,和氏一连见了楚国的三任君主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武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51年。

楚文王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677年在位13年。如果李俶真的有国王,那只能是楚武王的楚国君主·熊志,他当时还不是国王,在位17年。他能连续给三代国王献玉,至少相隔50年。但何氏发现美玉有过这样的经历,献玉时至少20岁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后把这块玉送给了楚文王,他应该已经70多岁了。一个脚被砍断的人是怎么活到这个年纪的?


文章TAG:关于玉石的故事有哪些  典故  玉石  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