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沉香不自然,浓烈刺鼻,厚重的假沉香不如真沉香轻盈。在各种手工制作的沉香中,有一种是假沉香,通过高压注油的方法注入杂木或低级沉香中,增加假沉香的香味和重量。假沉香一般是天然沉香。有的刚开始没那么香,后来越穿越香。这样真的很好,虽然有的沉香味道很浓,但是说明它们的生命即将结束。

假沉香都有哪些特征?

假沉香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1.颜色很黑,物美价廉2.入水即沉而且还不贵3.香味四散4.油线工整一般来说,同品种的沉香质量越好,颜色越深,因而有不良商家将其他木头或者一些低等级沉香加工成颜色黝黑的沉香。这类沉香基本都是染色而成,而且这种沉香基本上还入水即沉。有的沉香则是添加了香精,让所谓的沉香闻起来香味四溢。

但实际上,大部分沉香在常温的状态下并没有太浓的香味,也只有像奇楠这些高品质的沉香才会在生闻的时侯也有相对明显的味道。而且有些香精沉香闻起来香味总是不如天然沉香那么舒服,闻久了会有种刺鼻眩晕的感觉。而且还在油线方面,天然沉香的油线就像是大自然随兴画下的画一般,形状多变且无规则可循,因而每一块沉香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偏偏有人利用其它木头或者低级沉香画上一些类似于油线的线条,以此冒充油脂丰富的沉香高价卖出。可假的就是假的,画线沉香的油脂线根根分明,而且边缘非常整齐,在没有形成油线的区域完全没有油脂线分布,与天然沉香大相径庭。面对鱼龙混杂的沉香市场,要保持理性,不要过于强求沉香的颜色,也不要老想着捡漏,学着判断沉香真假,而且一定要找有信誉的商家购买。

判断沉香真假的方法,不妨参考每天懂点香学介绍的方法——观其外表,触其手感,闻其香味。详细的介绍,可以到每天懂点香学那边找下,那里定期分享沉香的相关内容,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沉香的知识,而且还可以跟香道师聊沉香。它的纹路(即油线)是否清晰,色泽是否雷同,无纹路单一色的多数是假的,沉香颜色较暗,多为黄褐色,斑点纹理较为明显。

纹路非常规则的往往都是人造沉香。摸用手去摸沉香表面,真沉香,表面会带油粘感与冰凉感,假的沉香则不具备用手感觉重量,沉香木比一般的木都轻,重的沉香油脂很多。闻沉香是大自然给出最真至纯的香,现代科技无法复制。假沉香绝大多数是用沉香汁或化学香精加工而成,味道刺鼻而浓烈,多带药味与酒精所特有的凉味,远不及沉香的温和高雅。

辨别真假奇楠沉香有哪些?

  古人云修得三生缘,今闻奇楠香,说的是奇楠之珍贵稀缺,但是朋友们会发现,市面上的奇楠并不少,且时常有沉水大料开出,疑惑,这些奇楠都哪来的?靠谱吗?沉香收藏馆陈老师认为呢,料靠不靠谱不是随便一说的,而是要看实物,实事求是的讲,上等奇楠还是有,但鱼目混珠以次充好者也不在少数。  一个字,乱。  究其原因,奇楠没有标准。

  说没有标准,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奇楠还是有一套标准的,这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如,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论述云伽楠软,味辣有脂,嚼之黏齿麻舌,其气上升,故老人佩之少便溺。曾仁恕堂笔记中曰嗅之香甜,其味辛辣,入手柔嫩而体轻,为上上品,今时亦罕有。再如,清代李调元粤东笔记描述掐之痕生,释之痕合。

挼之可圆,放之仍方。锯则细屑成团,又名油结,上之上也。等等,都是古人对奇楠外观手感味道等特点的描述。  经分析整理,你大体可以了解,一奇楠在古时就是极少的二软粘三入口辛辣麻舌,气韵上行。  这也比较符合现代人对奇楠的普遍认知,但是呢,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古时交通不发达,受地域所限,古人也未必接触到所有产区的奇楠标本,那么他们对奇楠标准的定义也会存在个人主观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古人形容齐南的品质就是软。如果奇楠保存得当,这种质感会永存。但是很多齐南呢?存放时间长了,水分分散流失,表面氧化,没那么软了,但是会硬,没有捏痕。如果用刀切,它还是会打滚,粘在刀上,在炉子上还是会保持优雅的样子。但是,你不能说不是齐楠。所以我们要明白,古人对齐南的标准不一定准确,表现在界限模糊,没有科学的指标和参数。


文章TAG:沉香  奇楠  辨别  假沉香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