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很可能和氏璧仅仅是一个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可为什么和氏璧能做成玉玺呢?据记载,秦始皇的玉玺色绿如蓝,温润而泽,为整块玉石打磨透雕而成,方圆四寸,约合11.2厘米,可以说是特别大的,不要小估和氏璧的大小,和氏璧厚度达10厘米,东西是很大的,而且秦始皇的玉玺并不是和氏璧整个用,因为这样太浪费了,和氏璧先由匠人取玉石中最为精华的部位,制成了古今驰名的“和氏之璧”。
和氏璧是什么玉?
最早的《韩非子.何氏篇》说是“璞”。唐代杜光庭《录异记》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相传,和氏璧曾被秦始皇命李斯改为传国玉玺)。现代地质学的学者们,对和氏璧的玉石种类提出了很多观点。地质学家章鸿钊在其著作《石雅》中提出是有色变效应的拉长石(腊长石)和月光石。
因为拉长石是斜长石族最重要的宝石,透过宝石面可以见到彩斑状的颜色。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绿松石。有的专家认为,和氏璧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绿松石是其特产,故和氏璧应为绿松石。独山玉说是近几年来提出的,其主要根据是独山玉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有多种颜色,,即一块独山玉正面看是一块白玉,而侧面看则可出现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颜色,正符合“侧碧、正白”的记载。
同时,卞和生活的时期,楚国的都城位于现在南阳市淅川县,这时的独山玉已经开采,卞和是楚国人,得独山玉是有可能的。然而,正是那个时代的韩非子,关玉“玉璞”的记载没有被引起重视。璞就是藏有玉的石头,外面是石头,美玉藏中间,故而“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璞玉在和田玉中有多种,有的是一层很薄呈多种颜色的外皮,称为皮子(有色皮、石皮之分);有的外皮很厚,是糖色(有外包和内渗之分)和石头,称石包玉。
这种“石包玉”就是美玉被包在石头中,正符合和氏璧“玉璞”的特点。相反,拉长石、绿松石等都没有这一特点。加之蔺相如提到和氏璧“有瑕”,这瑕就专指玉。那个时代的玉德说多次提到和田玉的“瑕”问题。因此,和氏璧有可能是和田玉。其实,古人也提出过和氏璧是和田玉。宋代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在描述和田玉时说:“凡璞藏玉,其外皮曰玉皮,取为砚托之类,其价无几。
传国玉玺是怎么出现的,后来到了哪里?
文章TAG:和氏璧 玉叫 瑰宝 这块 中华 中华之瑰宝和氏璧 为什么这块玉叫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