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条135两,共4218.75克,按现在的黄金价格约合120万人民币。民国时期的金条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圆而短的条,而是扁平的长方体。现在有人收藏,大概是这样的。这些由中央造币厂生产的金条被称为工厂金条。今后,台北造币厂生产的金条背面的字母以CD开头。
潜伏里翠花存到鸡窝里的金条,在当时值多少钱?
在影片潜伏的末尾,说翠平把藏在鸡窝里的27根金条上交了组织。那么咱们就来聊聊,在当时,这27根金条大概是怎样的一笔财富。民国时候的金条被称为黄鱼。黄金保值,在那个时代,由于处于战乱时期,物价飞涨,纸币贬值得很厉害。而黄金则具有很强的保值性,有点钱的人家就常常在家里备藏一些,以防万一。黄金并不直接在市场上流通,用的时候可以到银行和钱庄兑换成银元。
民国时候的金条并不是我们通常想象的那种圆短棒棒,而是扁长方体,现在也有人收藏,大概就是这么个样子这是民国时期的中央造币厂造的孙中山像五两厂条。上面有孙大总统的侧面像,和一个古代铲形币,图案下面是中央造币厂制六个字。背面还有编号。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以前一直认为是像一支烟的形状。民国建立初期,世界各国开始进入金本位体系,黄金在世界贸易中产生巨大作用,黄金交易活跃。
在中国,上海是黄金交易量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伦敦和纽约。抗战前夕的1935年起,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对黄金交易进行严格管控,把黄金收购权收归政府,还规定拥有黄金的民众必须向国家银行兑换成法币,严禁在市场上直接买卖和流通。这就给一些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利用手中权力谋取财富的机会。到了抗日战争的中后期,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法币大幅度贬值。
国民政府为了平抑物价,又开放了外汇市场,搞黄金买卖政策,鼓励人民黄金储蓄,以回收贬值的法币。抗战胜利了,战乱结束,百废待兴,民众们的黄金储蓄也陆续到期了,国民政府就命令中央造币厂开始生产金条,然后运到各地银行,以供储蓄到期的民众兑换。这些中央造币厂生产的金条就叫厂条。厂条是按两计重,规格一般有10两5两1两半两等。
10两的大厂条叫大黄鱼通常是作为军费和大宗交易,在民间流通的很少。1两重的叫小黄鱼。正面是孙中山头像和一个铲形布币,反面打着重量和成色的印记。编号代码开头字母为CKCACC开头的,是在重庆或者昆明分厂生产的CBCD开头的,是上海或者南京分厂生产的。国民党垮台以后,转进到了台湾,从大陆掳走大批的黄金。
以后在台北造币厂生产的金条背面的字母开头是CD。根据电视剧潜伏中的内容介绍,翠平藏在鸡窝里有27根金条,如果按照本文这种五两厂条,确实是很大的一笔财富。民国时期,1两为31.25克。27根金条是135两,共有4218.75克,如果按现在的黄金价格,大约就是120万人民币吧。但是,在民国时候,可远远不止,那时候黄金的购买力比现在要高得多。
民国时期1-2条小黄鱼可以换30块鲜大洋。在北京,150块大洋可以买一个小四合院。也就是说,如果余则成和翠屏选择在城市生活,在首都定居,这些金条可以在北京买20多套四合院。如果留在天津,可以多买几套房子。如果余则成和翠屏不想在城市生活,而是回到农村,这些金条可以换4000多大洋,足够买近千亩良田了。
文章TAG:1个金条多少克 金条 里翠花 存到 鸡窝 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