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的禁售令颁布之后,让整个砗磲市场陷入了寒冬。在各地佛教高僧、西藏喇嘛高僧都有手持砗磲制成的佛珠。目前我国海域的砗磲尤其是大型的砗磲贝类已经濒临灭绝。但实际上砗磲到现在仍为走上高端,到处存在着贱卖砗磲的现象。在我国,砗磲和大熊猫一样,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砗磲是国际一级保护海洋动物。

砗磲有什么作用?

“砗磲”,梵名 MUSARAGALVA ,音译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啰伽罗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罗伽隶、牟娑婆、谟萨罗、牟娑洛等,其意思为紫色宝、绀(广州音读“禁”,为一种深青色而略带微红之颜色,俗称天青色)色宝。在古代“砗磲”二字写作“车渠”,没有石字旁,后世“车渠”二字方加上了石字旁,使人易于明白“砗磲”是一种宝石,其实“车渠”两字的真正意思为车轮的外圈,在古代车轮是用木制成的。

在海洋中有一种生物,属于贝类家族,是一种介壳软体动物,形如蚌蛤,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它的直径约有一点五米,体重可达三百多公斤;在此种动物的外壳上有深大之沟纹如车轮的外圈,故被命名为“车渠”。 车渠的外壳通常呈白色或浅黄色,壳体光滑,厚达数寸,是由外层角质层、中层棱柱层和内层珍珠层三部份构成,是琢磨玉器的优良材料。

车渠的肉呈白色,可供食用,其外套膜边缘(包裹着肉的一种薄膜)为青、紫或黄绿等颜色,极为美丽,正由于其颜色的关系,在佛经上记载的所谓的砗磲,应解作紫色或绀色的宝物,方合梵语的原意;但后世一般则称白珊瑚及贝壳所制之物为砗磲,可能由于砗磲的壳根本是白色或浅黄色的缘故。 砗磲在我国古代已被视为一种宝物,早在汉朝伏胜所著的《尚书大传》当中,便记载了一则关于周文王被商纣王囚于羑里的地方,散宜生用砗磲大贝敬献纣王,赎回文王的故事。

砗磲栖息于热带海域,我国的海南岛、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均有出产,其壳大的可作小儿浴盆及猪只的食用盆,壳小的可用来烧制石灰或供观赏用,据说在非洲的马德拉群岛来加喀戈地方,当地人用砗磲当作食物的防腐保温箱。 佛教七宝之一(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和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

砗磲的纯白度被视为世界之最。在东方佛典《金刚经》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砗磲经过千百年的蕴育生长,能散发出的能量磁场非常大,可使配戴着具有增进身心调和、启发自在智慧、摧毁众生烦恼的功能。自古在清朝二品官上朝时穿戴的朝珠就是由砗磲制成。在各地佛教高僧、西藏喇嘛高僧都有手持砗磲制成的佛珠。 《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的功效。

砗磲是什么?为什么有的这么贵?

砗磲,早在2003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在泰国捕食濒危动物,涉嫌违反《泰国国家公园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最高或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我国,砗磲和大熊猫一样,都是国家保护动物,砗磲是国际一级保护海洋动物。目前我国海域的砗磲尤其是大型的砗磲贝类已经濒临灭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

砗磲的禁售令颁布之后,让整个砗磲市场陷入了寒冬。低质量冒充高质量的售卖,人工的冒充天然的售卖,想要合法购买砗磲的成本高昂。砗磲是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因为肋间沟壑很深,像车路撵出的辙印,古代也称之为“车渠”。

砗磲的贝壳是在海底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沉积风化而成的有机宝石,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也是佛教的七宝之一。但实际上砗磲到现在仍为走上高端,到处存在着贱卖砗磲的现象。很多精品砗磲玉化好、色彩润,但是在市场买的价格也不高,令人痛心疾首的是,经过百年成长,玉化的过程更要千年的砗磲,折算下来一年也就一块钱左右。简直是对海洋灵宝的侮辱。


文章TAG:种颜色  砗磲  好看  砗磲有多少种颜色最好  哪种颜色的砗磲最好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