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都烧纸,烧这纸有什么用?对逝去的人意义更大,还是对我们意义更大?

谢邀。清明时节到,扫墓祭祖时。看到此题,我就想表达以下几层意思。一、清明烧纸祭祖是我国的文化传统。现在把清明节列为法定节日,一是因为它是时令节气,二是因为它是扫墓祭祖的节日。清明祭祀由来已久,可上溯至三国时期,薪火相传,经久不衰,这从许多诗词典籍中可见一斑。我小时候,即便在“文革”破“四旧”时,清明祭祀也未被破除。

老师带着我们给先烈扫墓,表达缅怀之情和继承其革命意志的决心;父亲领着我和哥哥给爷爷奶奶等先人添坟并烧纸祭奠。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人们对清明祭祖这一优秀文化传统更加重视。二、传统的清明祭祀仪式有添土、摆供、上香、烧纸、叩拜、祈祷等,但主要是烧纸。烧纸又称给先人“送钱”,有黄纸、金箔元宝、冥币等等。

近年来,随着消防和环保工作的要求,在林区和公墓等特殊区域已改烧纸为献花。但在其它地方烧纸最为常见。为何人们更多选择烧纸呢?这并非迷信,而是更能表达心愿,即给先人多送些钱,让他们在天堂好好享用,也更能表示自己的孝心。三、人们对烧纸的意义看得很重。对于世人而言,清明烧纸的意义重大。一是对先人的奠祭。奠祭本意就是通过摆供、烧纸等来纪念先人,所以奠祭可谐音为“惦记”,即不忘先人。

不忘先人的功绩,不忘先人的慈恩,不忘先人的优秀品德。二是对自己心灵的慰籍。先祖是自己的根,父母是自己的生养人。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孩子,未及孩子好好报答、尽心孝敬却离世而去,谁不痛心?谁不抱憾?人逝不能复生,只能用烧纸“送钱”来弥补。尽管人们皆知:人死如灯灭,最终化为灰烬或黄土。先人是不会花钱享用的,但不烧纸“送钱”,就不足以表达心情。

三是对后人教育的好形式。通过清明祭祀,可使子孙了解家史,铭记祖恩,感恩父母,承传先人美德,弘扬优良家风,报效祖国,光宗耀祖。四、清明时节,我想到了一件令人不齿的事。每到此时,人们都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那首流传千古的《清明》诗。但在10年前,有人把它改写为:“清明时节雷轰轰,路上行人气哼哼。借问怒气哪里来,强迫平坟辱祖宗。

”当年,豫东某市强力推行平坟,万千坟头被夷为平地,引来骂声载道、天怒人怨,所以产生了新《清明》。好在青天在上,平坟事件 不久告终。后来,几个始作俑者因违法乱纪被削官罢职甚至判刑入狱,真是大快人心!这正是:人在做天在看,祖宗可敬不可辱!五、今年的清明时节,疫情多发,管控严格,不能返家在父母坟前焚纸祭拜,总感到若有所失。

最近出现了大量黄色卫生纸,家里人也突然不买白色纸了,所谓的黄色原浆纸真的好吗?

这就是所谓的本色纸,商家宣称更为环保,因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增强,所以商家也顺应这种需求,大量推出本色产品,这种产品是不是真的环保?作为一个在生活用纸行业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目前生活用纸主要原材料是用木浆,竹浆和草浆,最差的是回收废纸打浆,这个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众所周知,木浆当然是最好的,其次竹浆,草浆更次。

木浆从切片制浆开始,要经过若干次过滤漂白才能形成目前的白色卫生纸,现在的工艺中已经无需额外添加荧光剂增白,自然白度就很好了。如果在制浆过程中减少过滤漂白的工艺,直接喷浆造纸,那就是所谓的本色纸,由于含杂质较多,还非常容易堵喷枪口。其实竹浆及草浆也差不多,工艺上比木浆更需要漂白才能做到白纸,但是白度与木浆对比还有一定差距。

广西贵糖曾经用甘蔗渣打浆做过生活用纸,这类纸的主要问题是粗纤维,没有办法实现长短纤配比,除非添加木浆,所以纸质比较脆,韧性比木浆纸要差很多。目前竹浆行业最大企业是理文纸业,最大品牌是斑布。木浆本色纸清风和洁柔都有生产。厕用纸相比较而言白纸使用舒适度会更好一点,而且韧性更好,更厚实。面巾纸,我推荐使用白纸,更卫生,更安全,而且不容易破碎掉屑。

六七十年代,纸贵且缺,很多家庭都用不上如厕纸。那他们是怎样解决方便后的问题的?

写了很长一段有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怎么生活的话,又让我给删除了。总之是由于那时是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十分清苦。好在中国人民都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使我们的国家走向了康庄大道,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一定要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有时常思无时,勤俭节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白钱纸  灰钱纸  黄钱纸  057  白钱纸  灰钱纸  黄钱纸  怎么用  戔「錢」057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