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4%主要由有烧带显著残留物和铅玻璃充填的红宝石组成。优化处理自应用于宝石以来就一直是宝石行业的热议话题,主要着重于是否向公众披露处理程度和处理的稳定性两方面。作为专业的宝石检测机构,GUILD认为宝石的优化处理手段应该在现有可能的实验室条件下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每一份GUILD红宝石报告都会对其优化处理方法进行披露。

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和大型仪器测试,红宝石的热处理评级可以分为以下级别:- 未见热处理迹象- 可见热处理迹象- H(1)可见热处理迹象和微量残留物- H(2)可见热处理迹象和显著残留物另外经过铅玻璃充填的红宝石在定名中为处理红宝石(treated ruby),这有别于H(1)和H(2)。图12.2020年红宝石处理方法分布图。

数据来源:GUILD宝石实验室图13.2021年红宝石处理方法分布图。数据来源:GUILD宝石实验室新型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快速升级迭代的引擎。在红宝石研究中,GUILD率先大规模采用X-ray扫描对不同处理方式的红宝石的结构进行系统性研究。实践证明,X-ray高清扫描有助于检测红宝石的处理和研究红宝石的稳定性。

铅玻璃充填的红宝石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很低,一般不作为首饰佩戴。图14. 铅玻璃充填红宝石。图片来源:GUILD宝石实验室。图15.铅玻璃充填红宝石中常见明显的蓝色闪光。图片来源:GUILD宝石实验室。图16.铅玻璃充填红宝石表面呈现光泽差异,光泽弱的部分为铅玻璃充填物。图片来源:GUILD宝石实验室。图17.从左至右:NH无烧,H有烧无残留,H(1)有烧有少量残留。

图18.铅玻璃充填红宝石的X-ray图像显示结构的不均匀性。热处理的检测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各大实验室的核心技术,然而热处理技术一直不断演变与提升,新的热处理手段不断涌现。低温处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低温处理是指将红宝石放置于较低温度下进行加热,通常温度小于1000℃。经过这种方式处理的红宝石的外观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加热温度相对较低,包裹体的变化不明显,在常规宝石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

热处理引起的红宝石晶体结构的轻微变化可以被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敏锐地捕获。在GUILD宝石实验室,每一颗红宝石都需在标准的检测流程下进行,严格采集光谱学数据进行分析,FTIR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图19所示,无烧和经过热处理的红宝石的FTIR光谱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结合大数据的分析比对可以得出可靠结论。

图19.红宝石红外透射光谱:无烧VS有烧。产 地红宝石的产地遍布全球各地,例如缅甸、越南、泰国、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其中,缅甸和莫桑比克是当下中国红宝石市场的主流产地。缅甸红宝石,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享有盛誉,更是频繁现身全球重要的珠宝拍卖行。GUILD检测报告类型分为产地报告和没产地信息的分级报告。

 6/11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番茄  红宝石  好吃  红宝石怎么买  番茄怎么做好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