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特点不用杂色玉,比如青花,也不用皮色(高古玉视皮色为脏)。色正是追求的目标,或红.或黄.或白.或青,古人对色有追求但什么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就象周青和战国青都是难得的玉料,因为少其价格甚至高于白玉。淘汰彷品可以把不红不白不青不绿的杂色玉一揽子放弃,可以大概率的远离仿品。高古玉即便浸蚀再重也有玉门子,那怕是黄豆粒大小也可再见古玉当初的风采。

那么什么样的才是好玉呢?简单说肉细.色正.油足就为好。就象买房一样,位置.位置.还是位置。玉也是脂份.脂份.还是脂份。在此还要说一下古玉熟化。很大一部分古玉爱好者都是喜爱老玉的熟化。打个比方说一块陈年老腊肉,它的脂肪部分呈现出的是乳白色,放到锅里蒸一个小时,它变成了透透的.润润的.几乎要融化样子,这就是古玉老熟的感觉,莫要把青海料的水看成熟噢。

再要一提的是古玉的包浆。包浆这种东西很难用语言形容,要领就是自然.溫润。包浆也是做彷者的一大难题,虽油炸腊煮也彷不出真品的效果。领会包浆别无它法,多上手.常盘玩,自然而然就知道了。砣工是古玉最典型.最直观的特征。说到砣工就要知道什么是砣片。砣片象今天的锯片但沒有齿。知道砣片还要知道水凳。水橙是木制的,下面有一个象缝纫机一样踏板,人用脚上下不断的踩动,,通过一个凸轮变上下运动为转动。

人在主轴上装上砣片并且调直,尽量使砣片的转动保持直钱。砣工的工作原理不是直接对玉的切割而是要不断的把水和解玉砂(石英砂)倒在被加工的玉器表面,由砣片压住摩擦而成。所谓琢磨正此谓也。古玉上的一条阴线需要千百次的摩擦成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丝丝缕缕象竹扫帚扫地而成的扫帚纹。尤其是商.周古玉扫帚纹明显,阴线有力流畅。

由于不是现代工具的硬性切割阴线两侧几少崩茬。欣赏商.周古玉的纹饰美,要看阴线深浅坡度及扫帚纹的排列,由此构成画面的美感。能欣赏出砣工之美,在古玉识别上就找到了立足点。这是基本功,还是多上手多看才成。我见过一位学历很高的古玉爱好者,他拿着放大镜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看完一件再换一件,不厌其烦。看了半个多月,就这样他走进了古玉,他是我见过交学费最少的古玉爱好者。

砣工也是做彷者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不可能采用古砣工艺,受成本的限制不得不采用现代工具。所以仿品多在工痕上涂上胶水,多用一些红色的土(冒充朱砂)附在上面以遮丑。当我们看到满阴刻线沾土看不清工痕的仿品时一定要远离。看到阴刻线两侧象锯齿一样的崩茬时选择放弃。到战.汉时期由于铁砣的出现(商.周时为青铜砣)和抛光技术的改良,古玉上的砣痕变浅,借助十几倍的放大镜还是可以一目了然。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战汉古玉  古玉  出土  出土古玉怎么处理能戴  战汉古玉怎么处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