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陆贾没封侯,同期的文人很多都没被封侯,比如随何、叔孙通等,唯有郦食其因为牺牲了,他的儿子郦疥破例被封高梁侯。所以,陆贾没被封侯的原因,跟开国初期突出军功的特殊环境有关。另外,陆贾的贡献大多体现在天下统一后,之前的功业相对平淡。军功是开国之初封侯的主要标准,陆贾等文官没有优势任何一朝开国,功勋最显著的无疑是武将,文官的特长在“治”,所以他们的才华展现,相对要滞后。
这一点叔孙通说的很明白,作为前朝的儒学博士,叔孙通弟子满天下,却不向刘邦推荐一人,惹得学生们很生气,认为老师不顾他们的前程,背后对叔孙通直骂娘。对此叔孙通说:“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皇帝现在需要的是能打仗的人,你们谁行?咱们这帮人都不行,时代的要求,只能先趴着,等待将来,会有你们的机会。
要论学问和资历,叔孙通可比陆贾要大得多,他都没机会,陆贾怎么可能有多少机会呢?再说最大腕的张良,刘邦的评语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大兵们攻城略地指明方向性的定海神针,封侯时排名都很靠后。即便萧何,当初被列为首功,武将们还都不服气,刘邦只好能“功人”和“功狗”的通俗说法作比方,才压住了武将们的火头。
在开国文臣中,唯一比较例外的是郦食其的儿子郦疥,他因为郦食其的意外牺牲,而破例获得了高梁侯爵位。陆贾的主要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国之后,前期相对平淡陆贾主要的特长有两个,一是儒家治国思想,二是口舌之辩游说之能。治国思想前期体现不出来,游说的功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件事:一、游说迷惑秦将,协助刘邦破武关这一次,陆贾和郦食其共同受命,成功地迷惑了守关的将领,刘邦乘秦将们麻痹大意,一举攻破武关。
二、游说项羽释放刘太公和吕雉,不成功三、两度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佗降汉四、促成陈平周勃等功臣派联盟,为消灭诸吕创造条件以上四件事,前两件事是在开国之初,后两件事在统一之后。第一件事成功了,第二件事失败了。同为说客的随何,历史上名气不大,但是他干了一件大事,说服了九江王英布,从项羽阵营改投刘邦。英布反水,对刘项争霸意义非常大,即便这样刘邦都认为随何就是个腐儒,功劳不值一提。
随何不客气地问刘邦:“你在彭城56万大军被人家项羽打得满地找牙,你能以五万多人攻破淮南吗?”刘邦说不能。随何说:“我带了二十几个随从,靠一张嘴说破了淮南,带回来一个英布,难道我的功劳比不上你的五六万兵马吗?”随何都没被封侯,陆贾的功劳相对随何差远了!陆贾的功劳相对比较“隐性”,价值不太容易显现即便陆贾的后期贡献,也有点“吃亏”,太隐性,很难显现出来。
文章TAG:标准 封侯 封赏 爵位 各爵位封赏有什么标准吗 封侯按什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