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死路,真的会“死人”的路。其实慈禧太后曾经往北逃过,就是英法联军进北京时,他随咸丰皇帝北逃承德。但那一次是咸丰皇帝的选择,当时慈禧是贵妃,跟着走而已,没有选择权。这一次八国联军进北京,已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因为当时沙俄势力已进入东北,并且还在东北修了中东铁路。而沙俄又是八国联军之一,派了十七万大军入侵中国东北。
(是八国联军中派遣兵力最多的国家)这十七万老毛子从三面入侵东北,把清军驻守东北的旗营兵全部消灭,硬是从黑龙江一路杀到了旅顺口。在当时,像张作霖、冯德麟这样的胡子(土匪)都没少跟俄国毛子干仗。那么这群祸害东北的老毛子是被谁赶走的呢?别惊讶,是被小日本赶走的。日本鬼子赶走了老毛子,然后他们留下来了。因此,慈禧太后还敢再去承德,继而出关到东北,不仅回旋余地小很多,而且还有可能被沙俄活捉。
搞不好就是一杯毒酒赐死!那么往南呢?对不起,东南几省督抚已经与英国签订了东南互保。慈禧当时还不清楚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人的目的,让她往南,她还没有那个胆子。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互保是六月份签的,而慈禧是八月份出逃的。当时清政府要求南方各省勤王,南方督抚纷纷私下里和列强签订互保条约,都不奉诏。因此东南互保的内容,慈禧是知道的。
但是当时北京已经失控了,慈禧拿这些南方督抚也没有办法。后来慈禧对互保的几个人恨得牙痒痒,想报复。只不过李鸿章、刘坤一(两江总督)、许应骙(闽浙总督)都在慈禧回銮前后去世了,逃过了一劫。那么往东逃呢?别闹了,八国联军就是从东面来的,往东就是送死。这样算下来,慈禧就只有往西一条路可选了。据记载,慈禧从德胜门逃出北京城,走的是居庸关、怀来,张家口一线,她在这里也停留了一些日子。
很明显,她在考虑去哪,在想要不要去承德,毕竟去过一次。但后来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山西,继而再去西安,在西安重建统治中枢。在当时,去西安起码有两个好处。第一、西安并不属于列强的势力范围,去了西安就有与八国联军谈判的资本。第二、西安还有清军驻西北的旗营兵,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有也总比没有强。巧合的是,当年甲午战争期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的迁都地点也是西安。
维新派认为与其赔两亿两给日本,还不如迁都西安!跟日本人打持久战,还特么不信了,小日本他还能打到西安?结果这份上书被弃与一边,没有采纳。然而仅仅过了五年,慈禧太后就被赶到了西安。这就是典型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嘛!当年若是跟日本硬气一点,打赢了战争,哪有后来的连锁反应,搞得戊戌变法、庚子国难一起扎堆的来。
为什么满清十二帝的组像,只有溥仪是照片,按时间推算同治光绪都应该有照片啊?
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清朝皇帝的画像是要挂在奉先殿里面祭祖用的。祭祖用的皇帝画像非常大,通常一米多长。当时的照片尺寸,而且还是黑白照片,能挂着祭祖吗?(奉先殿内的清朝皇帝、皇后画像)现在网上最常见的清朝皇帝画像,是最严肃的朝服像。朝服画像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摆的。溥仪没有朝服画像,是因为他退位的时候只有六岁,还没有成年。
这张溥仪的照片是1917年7月1日溥仪复辟时照的,当时他只有12岁,也没有成年。未成年的皇帝,都是不画朝服像的。所以,不是因为照相机的出现后,溥仪用照片代替了画像。而是溥仪因为年龄太小,根本就没有给自己画朝服像。那么可能就有人问了,溥仪成年后为什么没给自己补一张画像呢?因为1919年,苏格兰人庄士敦给14岁的溥仪当老师后,对他的人生观,改变非常大。
1922年,16岁的溥仪把辫子给剪了。溥仪对满族的传统服饰不感兴趣,改穿西服。皇帝朝服像一般要画上几个月,对于当时的溥仪来说,太过于繁琐,干脆也一并略去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溥仪是这个样子的。或者是西式的戎装照。另外多说几句,皇帝、皇后、太后的画像除了朝服像外。还有很多生活画像。只要不是用于正式的祭祖,都可以用照片代替。
(慈禧的朝服画像和私人照片)比如说慈禧,画像和照片她都有。但是只有上图中,左边的朝服像可以挂到奉先殿内。而右边的私人照片,是不行的,只能用于私下装比用。再比如慈禧的菩萨照,雍正皇帝也有类似的画像。如果当时有照相机,雍正肯定也会用照片代替画像。(慈禧装比照)(雍正皇帝的私人画像)最后做个总结。如果溥仪是成年后再退位,他肯定也会有正式的朝服画像。
但是溥仪六岁就退位了,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画。同治和光绪时期,对照相机这个东西还非常抵触。尤其是同治皇帝,一直养在深宫之中,19岁就得了天花病驾崩。没有照片很正常。光绪倒是有照片,但都只是平时的生活照,没有照过身穿朝服的照片。因为,朝服是上朝时穿的,不可能让摄影师跑到皇宫,在上朝时给光绪照相。所以,同治没有照片,是因为他那个时候宫里还没有照相机。
文章TAG:光绪皇帝 列表 顺序 清朝 皇帝 清朝皇帝顺序列表 光绪皇帝为什么只有6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