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福建的海运,内可达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外可达日本、新罗、占城、三佛齐和东南亚各国。先将福建的茶叶、陶瓷、铜铁、纺织品、纸张等土特产运往海外,又将海外的象牙、沉香、犀角、珍珠、玳瑁、玻璃等货物运回国内,使福建外贸从过去的转口贸易一跃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心。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五代时期福建造船业也相当发达。
此时福建已能制造长二十丈,载人六七百的远航大船。泉州成为当时福建造船最发达的地方。福建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中期至五代时期,不仅发挥着中外经济贸易通道的历史作用,还促进了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以及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后来,泉州港更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闻名世界的东方大港。振兴文教:招贤纳士,发展教育,弘扬文化,整理文献清末民国文学家陈衍在《福建通志·艺文》中对福建的文教发展历史有一个总结:文教之开兴,吾闽最晚,至唐始有诗人;至唐末五代,中士诗人时有流寓入闽者,诗教乃渐昌,至宋而日益盛。
唐朝前,福建地处东南僻壤,文教不兴,人才匮乏。王审知主政后,在福州、泉州等地设招贤馆,积极招纳贤能之士,“怀尊贤之志,宏爱客之道”,利用中原战乱、士民流亡的机会,从内地广聚人才,使之为振兴闽地服务。由于王审知“为人俭约,好礼下士”,于是“四方名士,万里咸来”。在这些避乱闽地的中原士大夫中,有韩偓(唐朝学士)、王淡(唐朝宰相王溥之子)、杨沂(唐朝宰相杨涉从弟)、徐寅(唐乾宁知名进士)等,“皆依审知仕宦”。
王审知还从当年随王氏兄弟入闽的士人中,选取了一批治国人才,委以重任,如颜仁郁、邹勇夫、张睦、詹敦仁、邹馨、袁昭、邓琚等。据史料统计,中原士民随王氏入闽者计有万余人,有72姓之多。郑成功、施琅、林则徐等,均系当年随王氏入闽者的后裔。王审知不仅重用中原籍的人才,对福建本籍的人才也大胆提拔任用,礼聘为官。如翁承赞归闽后被王审知举为相辅,陈峤被委任大从事,黄滔被委任节度推官,等等。
王审知这种举才不避亲疏、勿论乡党的宽阔胸襟,赢得了广大有识之士的由衷佩服与拥戴。黄滔曾感慨道:“闽人任闽中机要人员,自审知始。”王审知注重教育发展。王审知熟知“学校之设,是为教化之源”。鉴于当时八闽荒服初辟,民多目不识丁,文教落后于中原地区的状况,他在主政福建后,即在各地广设学校,培养人才,使教育从门阀子弟专有变为民间共有。
当时,闽国境内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有私学,并实行免费招收学童入学。梁龙德元年(921年),王审知接受翁承赞的倡议,于福州城南兴贤里置“四门学”,进一步提升办学的层次,使之成为当时的高等学府。后又在九仙山(今于山)创办“鳌峰书院”,以吴勖为大教授,选拔奖掖优秀学子。王审知还亲临阅卷,论才授职,铨叙任官。
文章TAG:珠宝 福建 简缔 检测 中心 简缔珠宝福建哪里有 福建哪里有珠宝检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