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圆状晶体包体photobyGUILD指纹状包体photobyGUILD优化处理及合成品(1)优化处理尖晶石常见的优化处理手段主要包括热处理、净度改善及扩散处理。钴扩散处理尖晶石中可见气液包体膨胀(2)合成尖晶石a.焰融法合成因合成尖晶石中Al2O3与MgO的比例有别于天然尖晶石,故折射率通常为1.728,常具有异常消光的特征。

有懂尖晶石的吗,怎么鉴别真假?

尖晶石鉴定特如下:(1)折射率及力学性质其折射率一般为1.718,密度一般为3.60g/cm3,含铁、铬、锌较高的尖晶石折射率和密度也会增大。摩氏硬度为8(低于摩氏硬度为9的红宝石)。解理不完全,常见贝壳状断口。(2)吸收光谱铬致色的红色和粉红色尖晶石:红区两条强吸收线,橙红区弱吸收带,蓝区强吸收带铁和少量钴致色的蓝色或紫蓝色尖晶石:具有特征的460nm强吸收带,合成蓝色钴尖晶石无此特征。

(3)镜下特征内部可见尖晶石八面体晶体或铁尖晶石的负晶,呈单个出现或呈雁行状、指纹状分布。可见固态包体磷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在红、蓝宝石中常见的三组针状包体,在尖晶石中却稀少,若存在则产生星光效应。浑圆状晶体包体 photo by GUILD指纹状包体 photo by GUILD 优化处理及合成品(1)优化处理尖晶石常见的优化处理手段主要包括热处理、净度改善及扩散处理。

(1)热处理在氧化环境中对尖晶石进行加热处理,使尖晶石的离子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改善外观。经加热处理尖晶石的内部可见细小的盘状裂隙等典型特征。同时,高温会诱发尖晶石相变,光致发光光谱以及拉曼光谱仪可以检测到其对应的光谱变化。热处理尖晶石内可见微小的盘状裂隙尽管热处理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尖晶石外观,但尖晶石的热处理并不像红宝石那样普遍。

目前我们的检测数据表明,市场上绝大多数尖晶石都是未经热处理的。众所周知,红宝石和尖晶石通常会伴生在一起,因此一些经过热处理的红色尖晶石通常是被当作红宝石进行热处理。(2)净度改善由于天然的生长环境和宝石学特征,一些尖晶石常常会存在一些天然的裂隙,影响了宝石的透明度和外观。将一些有机物(通常为油)注入宝石的裂隙中可以降低裂隙的可见度,从而改善尖晶石的净度。

尖晶石裂隙中充填油残余(3)扩散处理在高温与化学反应的作用下,Fe和Co经过扩散进入宝石的表面或内部,从而将颜色较浅的尖晶石处理成蓝色。钴扩散处理尖晶石中可见气液包体膨胀(2)合成尖晶石a.焰融法合成因合成尖晶石中Al2O3与MgO的比例有别于天然尖晶石,故折射率通常为1.728,常具有异常消光的特征。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尖晶石  解读  深度  深度解读尖晶石  尖晶石怎么处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