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金作为交易手段,中国翔实、可信而绵延的历史记载开始于西汉。查考此时史籍,我们会惊讶于两件事,一是西汉曾大量使用黄金作为支付交易手段,而且价值明确;二是到东汉,官书记录的黄金流通大为减少,进而言之,黄金作为一种支付手段自此永远退出了交易市场。有人推测东汉佛教渐兴,大量黄金被用作涂饰佛像或抄写经书,也有说,此时海外贸易勃兴,使得黄金大量向西方流出。

当然,这都有可能。但最直接的原因是,“帛”,即绸缎已经稳定地成为大额支付手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卖炭翁》最后写道:“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曾经有人认为,烧炭老人饥寒交迫,给他这些绫罗绸缎,既不能御寒更不能充饥,又有何用?其实,根据从《汉书》到《魏书》乃至《唐六典》的记载,从汉至唐一千年间,绸缎都是货币,而并非单纯的商品。

所谓“金银之属谓之宝,钱帛之属谓之货”,此时黄金白银最重要的职能是价值储藏,即“宝”,铜钱绸缎最重要的职能则是币值流通,即“货”。绸缎几乎有比金银更优越的货币属性。比如,非常容易鉴别品质,其杂恶者很容易剔除出流通领域。一般而言,无论汉代还是南北朝,宽二尺二,长四十尺的绸缎为一匹,差不多折合两千文(两贯)铜钱。

所以,一千钱以上的大额交易,都以绸缎为货币,既简洁方便,又易于携带。和贵金属不一样,绸缎不耐储藏。贵金属货币因为不会变质,不会损耗,因此会因民间储蓄而沉淀下来,不再进入流通领域。而且,越是成色足、分量准的金银,越容易被民间收藏,市面上交易的货币,愈发劣质,进而引发一些经济问题。而绸缎中含有蛋白质,储存时间过长,便会脆裂泛黄,迫使人们将其尽量用于流通。

既然纸制货币可以超发和贬值,为什么不直接用黄金来当流通货币?

黄金作为贵金属每年的开采量有限,还要用于工业生产以及首饰加工等,单位价值较高,在金融领域更多是以黄金储备的形式存在。假如一枚金币可以买一头猪,用纸币的话需要1000元,当你可以自由印刷纸币的时候,你会用有限的金币去买猪,还是用新印刷的纸币去买呢?显然答案是统一的,没有人会用金币去买。纸币可以超发和贬值,这是国家在收铸币税,而这正是各国央行控制国民经济的核心。

一张100元的纸币,实际成本也许不到一元钱,纸张的费用,油墨的费用,防伪线的加工。当纸币印刷完成投放市场,就有了真实的100元购买力,印一张出来就相当于央行净赚了99元。大量的新币“印刷”出来,可以投放银行贷款,可以直接用于基础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让货币持续贬值。如果用黄金来做流通货币,则成本会大大增加。

黄金的储量有限,每天的产量也非常有限,还要再在各个领域消耗一部分,价值很难大幅降低。最为关键的是,一旦使用了黄金作为货币,就很难享受到铸币税了。假设一克黄金300元,一枚非常小非常薄的金币代表100元,重0.3克左右。无论发行多少金币,实际央行并不能从中赚取到什么钱,干预经济的能力大大降低。如此一来,黄金储备被消耗一空,金币还有可能被民间收藏甚至打造成首饰,有可能引发通货紧缩。

科技在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升,新的社会财富被不断创造出来。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当货币增速与财富创造的速度基本一致时,物价会保持稳定。当货币增速远超财富创造增速时,物价就会猛涨,或者某个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比如房价。以外汇储备为例,出口一美元商品,企业需要跟银行兑换成本国货币,就需要央行多印刷一美元价值的货币。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黄金  货币  通用  黄金为什么成为货币  为什么黄金是通用货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