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朝代的银库案后来怎么收场的?是草草结案了吗?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于库丁侵盗库银分赃不均,结果导致户部库银亏空大案爆发,道光帝震怒之下命人查办,这才得知库银亏空量竟然高达八成,而且库银的管理缺陷也就此曝光。当时清廷本就财政紧缺,因此道光帝下令对历年来负责管理和清查库银的官员来了个一锅端,但由于库银亏空本就持续时间过长,加之涉及官员太多,因而最终多以罚款了事。

清朝户部银库长期亏空,终因分赃不均而彻底爆发户部乃是古代掌管国疆土、田地 、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的重要部门,为了负责管理地方每年征收的钱粮赋税,清代自顺治年间便建立了“户部三库”,即银库、缎匹库、颜料库,分别用来存放各省解往京师的税银、绸缎布匹和铜、铁、铅、锡、颜料、药材等。作为存放全国税赋的重要部门,尤其是存放银两的银库,朝廷管理的自然较为严格,然而“户部库银,自乾隆时和珅当国后,即未清理。

库内侵蚀,子而孙,孙而子,据为家资六十余年矣”(欧阳昱《见闻琐录》)。彼时,下到库丁,上到主管银库的侍郎、郎中,无不贪墨,因而导致银库长期亏空。到了嘉庆年间,银库已经形成了一套陋规体制,整个银库上下串通一气,亏空日益严重。朝廷虽然也曾派御史清查,但只要遇到检查库吏便奉上白银三千两,就连御史的仆从也往往会得到三五百两的红包,如此一来他们的清查自然是装模作样更多。

此外,有消息灵通的会试举子得知这个情况后,也来敲诈一番,而库吏则根据此人的家世背景奉上轻重不同的“封口费”。然而纸终将包不住火,随着积弊越来越深,怎么可能不爆发呢?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一月初二,银库库丁张诚保之兄张亨智想为次子张利鸿捐个知州,便托付姐夫周二将11474两白银分装11个口袋送去户部,库丁张诚保便在唱报时故意错报,虽然唱报了11袋,但其实入库的仅仅7袋而已,一转手便省下了4袋4100多两。

当时银库人多眼杂,自然免不了一番上下打点,散了些好处费后,周二便将剩下的3700两又拿回了张亨智开办的万泰银号。然而,此事银库知情众人虽然分得了好处,可万泰银号的几个知情管事却并未分得好处,他们便跑去向张亨智讨要,结果反被骂了一顿,这几人一怒之下便将张亨智告到了衙门,衙门又将此事上报刑部,结果银库亏空案就此爆发。

△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帝得知此案后,震怒之下令刑部尚书惟勤带人亲自盘查银库,甚至一度亲自参与审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二十六日,惟勤上报查验结果,经核对银库应有历年积余正项银12182116两,但查验发现实际仅有存银2929354两,亏空高达9252762两,竟然达到了将近八成。道光帝盛怒之下彻查,历年管理查验银坤者皆获罪彼时,在广东与英国交涉的伊里布还没能凑足对英的210万两第二期赔款,再加上1841年8月“黄河决于河南祥符”、1842年8月“黄河再决于江苏桃园”等天灾人祸,清廷的财政已经极为困难,如此情况下发现库银亏空如此严重,道光帝当真是欲哭无泪。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银库  有多严  明清  管理  北京  明清银库管理有多严  北京银库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