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爵的同时,入八分者还会被拨给数量不等的牛录,即所谓的旗份,不入八分者只有爵位、没有旗份。而这些拥有旗份的入八分宗室王公们,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小旗主。入八分者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入八分镇国公)、奉恩辅国公(入八分辅国公)。不入八分者为: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一至三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以及奉恩将军,没有爵位者称“闲散宗室”。

这其中不入八分辅国公及以上爵位为超品,即在正一品之上。镇国将军为正一品、辅国将军为正二品、奉国将军为正三品、奉恩将军为正四品。可见,即便是爵位最低的奉恩将军,其品级也是正四品,而这个品级在清朝对应道员、略高于从四品的知府,可见宗室的地位和待遇还是相当高的。同样姓爱新觉罗的觉罗们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了,他们并没有专门的爵位,和在旗的、不在旗的其他官民一样,必须有卓著的功勋才能被授予爵位,而且授予的并不是宗室爵位,而是另一系统,即所谓的功臣爵位,也就是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那一套,没有卓著的功勋是得不到爵位的。

而且,这些人也没有宗室那样可以直接安排工作的特权,除了有“荫”者,都必须老老实实走科举之类的途径(后来的捐纳也算是一个途径)。当然,毕竟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自家人,觉罗在政治待遇、司法待遇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多的特权的,只是要比宗室差一些。至于那些比觉罗血缘更加疏远的爱新觉罗家族成员,就只能跟旗下的普通老百姓一样了……。

清朝王爷没有封地只有工资,如何养活王府?

准确一点说,是康熙皇帝于1667年年滿十四岁正式亲政时,在孝庄文太后的支持下,踏平擅权的鳌拜后,才禁止住了京城王爷们疯狂“圈地”的事情,所以原来的王爷们是有大量土地的,康熙皇帝刹住了可能导致大清危机的八旗子弟此举。大清帝国的所谓“康雍盛世”局面,才有产生的基础。没有了封地,这些皇亲贵族亲王们何以为生呢?(大清官员)一,依靠朝庭俸禄亲王的俸银一万两/年,祿米一万斛/年。

他们都是皇室成员,这点钱如何养活王府?以慈禧时代的醇亲王奕環为例:他是李鸿章的顶头上司,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奕䜣是老六,亲兄弟)咸丰皇帝的亲弟娃、同治皇帝的亲叔叔、光绪皇帝的亲老汉、宣统的爷爷、他称呼慈禧太后为嫂子;各位晕了吗?记住他是慈禧的妹夫就行了。一年一万元的俸银够吗?够了,老七对嫂子说道:“谢太后恩典!”甲午战争前朝庭设了一个“总理海军事务衙门”,这个衙门的总理就是奕環,由他的嫂嫂,慈禧太后亲自任命,而不是李鸿章。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蒂爵  购物中心  标杆  珠宝  开业  蒂爵珠宝工资怎么样  2018年开业的50个标杆购物中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