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玉要不要往脸上蹭? 估计很多玩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也见过这种场面,那就是用玉在脸上蹭! 到底可不可行呢? 答案是:看自己喜欢~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并不赞成这种方法,往脸上蹭油显得不卫生。但从传统的玩法来说,这种方法也无不可。 就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很多东西,比如一些偏方,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它没有任何作用,但从传统的角度来说,它很好使。
这跟往脸上蹭是一个道理,从科学、卫生的角度来说不赞成,但从玩玉的玩法来说,无妨,蹭就蹭吧,人体的油对籽料没有坏处~汗手怎么盘? 很多玩家说,我是汗手,怎么盘玉呢?盘玉是不是汗越多越好? 可能很多人认为盘玉,手上汗越多越好,其实并不是。 人的汗液是带有碱性的,太多的话对和田玉并不好,而且汗水太多也可能会堵住籽料,就像堵住毛孔的感觉。
汗液不仅不会让和田玉看起来温润,反而会发乌。 所以盘玉最好的手是有一点油脂又比较干燥的手,盘出的玉最好。其次是有油脂又有点汗的手,而最不好的是无油脂而大量出汗的手。 那么很多人说,如果汗多怎么办呢?有一个解决的方法,那就是盘玉袋。 其实手上汗多主要是在夏天,所以在夏天的时候给自己的和田玉配一个盘玉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盘玉要每天盘、使劲盘吗? 盘玉就是一个随心随性的过程,和田玉不会像一些文玩那样,会有明显的改变,而且需要每天不停的盘。 和田玉的盘变效果很微弱,而且和田玉并不是需要每天盘的。 不要跟一些文玩一样,一天不盘就感觉包浆不好了,玉质发干了,不会有这种情况。 盘玉不是工作而是作为玩玉的一种享受过程,也是你和自己的藏品的交流,不是虐待! 用心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盘玉给你带来的意外收获。
和田玉高手是怎样养成的?
和田玉高手是用钱喂出来的,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特别是和田玉,是国玉,自古到今都是国人的至爱,喜爱和田玉的人只有在买卖和伤害中涨见识,我也是和田玉籽料痴迷者,从最初的和田玉,青海玉,韩料,俄料的不分,到现在一眼能看出和田玉的玉质好坏,不去买这些玉石,不吃药打眼,又不是挖玉人,那来的玉石让你去学习和研究呢?这就是成长的过程。
我只是普通的玩家,干儿八百的玉石我敢碰,和田玉的高手遇到的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料子,要不是髙手是真不敢碰的,他们也是在打眼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为高手的,当然这其中的环节就是钱,我没有那么多钱,只能买些普通的小籽料,爱好而已,与利益无关,与那些克价过万的和田玉无缘,见识不到精品的和田玉,也成不了高手,而那些高手就是靠和田玉养家糊口的,一块上好的和田玉精品不知道倒了多少手呢?中间环节的和田玉持有者都是高高手。
和田玉做料和玩料,你会怎么选择?
如果真是爱玉人,如果看到自己喜欢的而且预算够,何必分什么做料和玩料呢?这个问题显然是针对新疆和田玉籽料提出的,做料和玩料的概念恐怕也是现代人给出的概念,在古人的眼里只要能雕,不分什么玩料做料的,通通拿去雕了,而且还不留皮子!现代人药吃多了,喜欢留皮子,当作和田籽料的身份证,好的皮子还能俏色巧雕,不难看出提问者所说玩料是接近完美的高货,而做料则是绺裂、伴僵、穿僵等毛病较多的低货,其实不然,我认为玩料做料这个概念在高货低货之间是动态转换的,比如完美的高货,普通玉雕师是不敢上手的,就是省级玉雕师上手恐怕也不甘心,你说他是做料吧?可它一直在手里玩着,除非和国家级大师结缘,才有可能出工!所以高货独籽现在很多都是收藏并当玩料玩了,值得一提的还有,高货原籽如果没上大师工,他会永远保值和增值,一旦上错了雕工,唉!你懂的。
问题中所谓的做料因为毛病大或多往往被大切小,再去雕,或者直接雕锦辉堆,都是常见的玩法,而在近两年,毛病多的做料往往也被玉友们当玩料把玩了,有裂有僵没啥!只要肉质好就是有特色!这种特色籽的增值空间一样很大!所以没上工的,都还在手中把玩的,还再继续收藏的都可以成为玩料,一旦动了上工的念头,他就成了做料!最后补充一句,那些靠切籽料车镯子和做牌子谋生的玉商眼里,根本就没什么玩料的概念!只要够车镯子和牌子的原籽,通通切了再说!他们眼里只有钱!而且有些玉商还都披着大师级鉴宝师的外衣,很攒劲的!我是美玉秀秀里的小玉米,喜欢我可以去看我的《喜擦擦》原创系列文章。
文章TAG:和田玉 论坛 怎么加入和田玉论坛 和田玉论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