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在电视或历史书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字眼,“……折合纹银多少多少两”“……折合足银多少多少两。”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大家还听不明白的话,你可以把纹银想象为标准煤,我们常说某某企业一年消耗产能多少标准煤,意思并不是这个企业真的烧了这么多的煤炭,而是指企业消耗了相当于这么多煤的能量。好了,明白了纹银的意思,我们接下来说一说这个一千两。

“一千”大家都没有异议,关键是这个“两”究竟有多重。在中国古代,对重量的计量一直在变,直到明代以后才逐渐稳定下来。因为白银作为货币出现时在明代之后,所以我们这里只讨论明朝以后的“两”。根据规定,明朝一斤为595克,直到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的时候,才将595克一斤改为了500克一市斤。而且,古代一斤为十六两,并不是现在的一斤十两。

有个成语叫做“半斤八两”,意思是差不多,按照旧制,半斤可不就等于八两嘛。这样一来,大家就很容易可以算出,明代的一两实际重量应该为595除以16,等于37.1875克。比起现代的一两等于50克来说,的确是轻了不少。继续换算下去,一千两实际上也就是37.1875千克,大概就是74斤多。这个重量说大不大,大部分成年人都能搬得起来,但是如果说放在托盘上,双手端起来的话,恐怕绝大部分朋友是做不到的。

不信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一袋50斤、一袋20斤的面粉,放在托盘上试试。就算你是大力士,能够端得起来,也绝不会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举重若轻,必定是脸色通红、双手颤抖,片刻之后就……我们前面也说过了,纹银只是一个法定的银两标准成色,所以是可以折合的。就好像我们说某件物品价值多少美元,折合人民币多少元是一个意思。

一千两纹银当然也可以折合,比如黄金。在明代,黄金白银的兑换比例为1:10,那么只需要7斤半黄金,就价值一千两纹银;而到了清朝末期,兑换比例达到了1:20,那就只需要不到4斤的黄金,用托盘端出来还是很轻松的。现在就更厉害了,黄金价格是白银的70多倍,一千两纹银换成黄金的话,才一斤多点……另外,清朝时期的银号已经非常发达,很多人在用到大额货币的时候,都是用的银票,一千两纹银也有可能指的是银票。

综上所述,一千两纹银只能在清朝才会出现,而按照当时的计量,大约重74斤多,普通人是无法用盘子端出来的。但如果折合成黄金,那还是有可能的。当然,如果在盘子里放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再用红布盖上,也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形式。可惜,大多数电视剧在演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端出来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当然这个“银子”是拍戏用的道具,说不定是塑料呢。

常说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真的是这样吗?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真是这样的吗?不尽然吧。我兄妹七人,五女二男。大哥早在前几年意外去世,留下二个侄子,父母念其孤儿寡母,大哥的死亡赔付金都给了嫂子并且不在要求大嫂侄子们有赡养老人义务。母亲在世时和父亲单独生活,我们定期去看望,觉的父母在家就在。家有一老就是一宝。我母亲84岁去世,留下87岁的父亲,孤苦无依,我和远在日照的二姐和兄妹商量给老父亲请个保姆来照顾父亲的衣食住行,费用六兄妹匀摊。

这样的决定受到在老家生活的3个姐姐反对,钱拿不出轮养可以。决定轮流赡养先从老大轮起。第一年还算顺利,都能各司其职,把老父亲照顾的白白胖胖。第二年问题出来了,二嫂有洁癖说父亲住的房间有味,不方便在照顾就不按规矩接了。大姐本来就是老思想认为儿子才有赡养义务,闺女只能帮衬不能当主力。平时就颇有不满,以二嫂为例,大姐也不养了。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成了空话。兄弟姐妹思想不在统一。群起效仿还了得,都儿大女大的了传出去谁谁家的孩子不养老爹,脸也丢不起。我和老公就做另外三个姐姐和哥哥的工作,几经协商,赡养把大姐也排出在外。大姐那份我替她。就这样磕磕绊绊走过来,冬天,春天父亲在我这,夏天回老家在那两个姐姐家流住,秋天去日照姐姐家,二嫂早在几年前也退出赡养,只挂个空名。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摆件  老宝成  纹银  装饰  老宝成纹银怎么样  装饰摆件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