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龄和性格。在刚接触玉石的时候,我对翡翠是非常喜爱的。那时候,我的一个哥哥作为一个玉石雕刻大师,经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你现在喜欢翡翠,但是等你年龄大了,就会喜欢和田玉了。当时我对这句话很不理解,翡翠色彩鲜艳、晶莹剔透,我怎么会不喜欢呢?果不其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逐渐的对翡翠失去了兴趣,对和田玉开始痴迷起来。

虽然个人的感受不能代表所有人,但是也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男人在三十岁之后,随着阅历的增加,性格更加沉稳内敛,不喜张扬,对外界事物的偏好会慢慢的发生转变。和田玉温润而泽,雅致内敛,正好符合这个年龄与性格的人的喜好。都说开宝马,坐奔驰。宝马就如翡翠,操控性好、动力十足,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奔驰的风格则给人一种严谨、正式的感觉,就如和田玉,更符合成熟稳重之人。

第三,学识。这里的学识指的是一个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的学识。在国际上,翡翠的受众更加广泛,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东南亚,都有人对这种玉石相当痴迷。而和田玉的受众则小了很多,仅仅在儒家文化圈的东南亚几个国家内流通。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经常盘玩和佩戴和田玉的人有一个特点,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就导致喜欢和田玉的一般以文化圈内的人居多,而商人则更喜欢翡翠。

第四,地域。在中国,玉石呈现南翠北和田的分布趋势。南方人相对来说思想比较开放,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更多的对翡翠更加青睐。北方人的思想相对来说会保守一些,对传统文化、传统观念更加注重,所以在内心里更倾向于和田玉。全国最大的翡翠集散中心,在四会、揭阳、广州等地,而和田玉在全国最大的集散中心,则处于南阳、北京。

如果去北京的潘家园转一转,可以发现,那里售卖的大部分都是和田玉,翡翠的档口是不太多的。综合上面所说的,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喜欢盘玩、佩戴和田玉的,一般情况下以三十岁以后的男性为主,这些人的社会地位较高,经济上比较自由,文化水平较高,性更相对更加沉稳、内敛,当然了,大部分还都居住于长江以北。我是雨云听雨,个人观点,如果不当,欢迎指正。

“人养玉,玉养人”是真的吗,和田玉和翡翠哪个更好?

“人养玉,玉养人”这话并不假,“人养玉”说起来简单,但“玉养人”就复杂了,很多人并不承认这种说法,但是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话自然也有其道理,刚好我最近了解了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咱们分享一下!首先,说一下何为“人养玉””,随着人们经常佩戴把玩,我们皮肤所渗出的汗液、油脂会沿着于是结构的缝隙进入玉石,由于光的衍射,玉石会看上去更加透亮,尤其是翡翠,上面的绿好像蔓延开来扩张了几分,变得更加漂亮好看了!再加上玉石被人们的皮肤、衣物长期摩擦,越来越显光滑通透,这其实是对玉石的一种软抛光;以上说法是较为科学的解释。

还有一种是说玉有收敛之性,可收摄人体之阳气,以蕴养自身,从而成全“人养玉”的说法,在这种解释下,一些体寒怕冷、经络淤阻的人就不适合佩戴玉器了!其次,咱们再说说所谓的“玉养人”是怎么回之的文章:第一,古人认为玉有君子之德,常年佩戴把玩,可以不断提醒自己修身养性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第二,“玉养人”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甚至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信仰,这种暗示对激发和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作用;第三,古老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本草纲目》均有记载,玉石有着“滋阴气、壮肾阳、除中热、解愤懑、润心肺、养五脏、安魂魄、通血脉”等功效,是养生健身之佳品!最后,和田玉和翡翠多少还是有区别的,不仅仅是价格贵贱的不同,这里说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和田玉属于软玉,其结构较翡翠来说比较松散,更容易被水分和油脂渗入,也就是说和田玉比翡翠更容易养成,其养成的周期较短,若是您比较认可“玉养人”的说法,那么还是选择和田玉吧,玉石被更快的养成才能迅速的回馈自身!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请告知!。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下一页

文章TAG:题材  人物  和田玉  创意  个个  和田玉用什么人物题材  15个人物题材个个创意经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