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清黃楊木荷塘清趣如意清紫檀如意清乾隆剔彩八仙庆寿纹如意而在明末时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
把玩什么物件好?
———果核类文玩最适合把玩——— 肯定有人会说和田玉,密蜡,绿松石,翡翠,南红,可关键是这些东西好看的太贵,不好看的太垃圾,而且怕磕碰。最主要一点除绿松石外,其它四样再盘也没啥变化,有人说人养玉,玉养人,戴着戴着润了。拉倒吧,别自欺其人了。上亿年形成的东西,你戴十年八年就有变化,看着润了只不过是把你身上的油沁到表层而已。
盘着盘着更光了,拉倒吧,玉石比铁都硬比刚都强,抛光都得用金刚沙玛瑙球几天几夜的滚,您的肉手能把它盘光,只是心理作用而已。那咋那么贵呢?稀缺,好的太少,而且具有观赏性,但把玩性绝不如核类。理由细述如下:一是,颜色易变,越变越好看。一对土头土脑的核桃,经你长时间把玩盘刷,变的红亮,温润,光洁,厚重,古气。
你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因为是您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的。二是,不爱脏,脏了可刷,可随意把玩。核类密度高,是均质体。可任意盘玩,没有太多讲究,方便随性。而木类就不行,再硬的木头也有年轮,不是均质体,时间一长脏东西易渗透到木质纹理中。所以必须戴手套,永远不能上手,不方便。而且盘的再好,也就是光亮,不会通透。三是,轻微磕碰无碍,即便磕碰严重些也可雕修,因为核类大都有其自身纹理,有掩饰作用,基本不会影响它的美观度。
而木头磕碰就是一个坑,修整难度大,而且木类文玩都是加工过的,本身规则光亮,磕碰后特别明显。而玉石翡翠类不用说磕碰不得,把玩起来提心吊胆。四是经济实惠。核类文玩都是再生的,年年会长,而且还可以培植提高产量。一般都价位不高。即便是很好的金刚,核桃,橄榄核把玩件,在当前也就两万左右。如果是很好的和田玉,绿松石,南红,翡翠把玩件,可能几十万都不止,上百上千万的都有。
在古代,如意起什么作用?
人生百事 · 吉祥如意 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 “ 不求人 ”的搔背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叫“不求人”。清雍正 黃楊木雕靈芝如意清《事物异名录》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后来,其形态发生分化,一支保留实用功能,在民间流传;另一支强调吉祥含义,向纯粹陈设珍玩演化。清 黃楊木靈芝如意清乾隆 剔彩如意清 紫檀如意如意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它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衔结一长柄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唐代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
清 黃楊木如意清 銅鎏金嵌孔雀石如意鐵錯銀如意兩件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广为流行,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 黃楊木荷塘清趣如意清 紫檀如意清乾隆 剔彩八仙庆寿纹如意而在明末时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
文章TAG:如意 把玩 寓意 美好 把玩如意有什么好处 如意除了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