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蝉蛹变蝉,意预着灵魂获得新生。因此古人会将其放入逝者口中,寄希望于灵魂重生。玉蝉一般只有富贵人家才配享有,据说乾隆陵寝之中就曾发现遗失在泥水中的玉蝉。显然这是乾隆皇帝含在口中的葬品,很可惜他的陵墓被孙殿英一伙给破坏,这位是十全老人生前享受荣华富贵,死后要遭受这般折腾,也确实悲催。在中国的考古发现中,在墓穴中发现玉蝉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但是在红山文化的遗址中,人们发现了更早的玉器,这其中就包括玉蝉。

很显然,古人从很早的时代就对蝉有所了解并且将其视为可信奉的对象。在前些年文玩玉器火爆的时候,很多人购买玉蝉或其它玉器把玩,有人将其挂在脖子上甚至也含在口中,殊不知这些做法都很傻帽,万一你拿到的玉器真的是从墓中而来,而你却不知道,那么这块玉相比不但不能保佑这个人,反而带着阴气。万一是个玉塞子(七窍塞)啥的,你含在嘴里,那乐子就大了。

古人下葬后嘴里含的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

古话讲“死者为大”,古人对死亡的敬畏与恐惧演化出诸多丧葬礼仪,其中有一项叫“压舌”,即人死之后,要在嘴里放一些东西,压住死者的舌头。至于以何物压舌,那得看死者的身份地位了,这与大多数丧葬礼仪一样,代表着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贵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周礼·春官·大宗伯》古人非常注重礼仪,在面对不同的事情,尤其是人类无法左右的事情,通常会以隆重的礼仪对应,一是表示敬畏,二是寄予期望。

人的生老病死也是一样,在人类认知无法解释死亡的时候,就会通过丧葬礼仪来表达敬畏与寄托。如“送终”,这其实就是丧葬礼仪的第一步,其中包含诸多规矩,如老人在临终时,需要从卧室抬到正庭,把床板放在地上,让老人躺下,否则在卧室的床上,不接地气,灵魂是无法超度的。但若是死者之上还有长辈健在,那么就不能将死者移至正庭。

送终时,待死者咽气后则要烧纸钱,称“烧倒头纸”、“落气纸”;然后要放鞭炮,表示死者归西,另有报丧之意,街坊邻居听到鞭炮响后方能前往死者家中哭丧,鞭炮未响时,可不能哭,哭了就是催人死。送终的礼仪都如此复杂,之后就更多了,如报丧时的穿着、入殓时的时间、守铺时的辈分、搁棺时的天数、居丧时的装扮、吊唁时的男女之别,以及接三、出殡、落葬等等。

这些都通用与寻常百姓家,而身份地位高的人家,在丧葬礼仪上还有更复杂的规制。最常见的就是棺椁的规制,如《荀子》规定的天子五棺二椁、诸侯四棺一椁、士大夫两棺一椁、士一棺一椁,著名的黄肠题凑就体现了棺椁等级规制。再如商代起源的殉葬制度,不同身份的殉葬规模也是不同的,考古学家通常就以殉葬规模以及陪葬品的规格来初判墓主人的身份。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玉蝉  用玉来  拿来  古人  古代  古人还用玉来做什么  玉蝉  古代拿来做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