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邹衡亲自参加了晋侯苏墓的保护性挖掘。当时墓中出土了两件青铜编钟,略大些的编钟上铭文写着:“年无疆,子子孙孙”,略小些的那件则写着“永保兹钟”。邹衡知道这一定是一套编钟的最后两件,前面不知道有多少编钟被盗出去了。而上海博物馆的这套编钟无论风格、外形、结构,与那两件编钟都是一套,并且恰恰少了两件。最关键的是,这套编钟中最后一个上的铭文为:“…降余多福,稣其邁(萬)“,恰好和山西出土的大号编钟上的“年无疆,子子孙孙”连成了一句话。

这就表明,马馆长从香港抢救回来的这套编钟就是山西晋侯苏墓中的器物。晋侯苏编钟比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简陋得多,音律也差。但是它的出现早了几百年,而且它具有几个非凡的特点,使得晋侯苏编钟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价值。首先,这套编钟改写了铭文刻录的历史。通过它的铭文刻录方式,可以推测在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像铁一样坚硬的工具。

这个发现改变了我国的冶金史。其次,从纪事编年上来说,晋侯苏编钟为研究西周历法提供了可贵的记录。铭文上记有7个干支历日和5个记时词语,通过这些日期和时间的记录,对以往学术界对历法的讨论进行了证实和勘误。另外,用16只编钟刻录一篇完整的铭文也属罕见。敲响这套失而复得的珍贵编钟,听到古人的音乐之美,也体会到考古工作者的艰辛不易。

三、1986年,河南贾湖遗址中挖出了3只细长的骨头,上面竟然有七个圆孔。专家们不敢相信,面面相觑,这是.....什么?这是笛子还是哨子?作为笛子,它没有笛孔,也没有贴笛膜的地方。作为哨子,何必要开出七个孔呢?一位著名古乐器专家请了乐队的长笛手进行吹奏,长笛手手持细骨,轻轻一吹,便发出婉转清凉的声音,沉默了八千年的细骨带来了远古的声音。

这下再无争议,这根细骨就是一件乐器,专家们称之为“骨笛”。距今8000年前的古人,就已经使用七个音阶了,这是改变中国音乐史的大事,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在这个骨笛出土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乌尔古墓所出土的那只笛子,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笛子类乐器。骨笛出土后,这顶第一的桂冠就换了主人。河南贾湖骨笛才是笛子的鼻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类乐器。

骨笛长度20多厘米,管径长度1.1厘米左右。经过鸟类学家鉴定,这是鹤、鹰等大型飞禽的尺骨。在远古时代,要在这样坚硬的鹤骨上雕刻开孔,是难度相当大的事情。因此鹤骨的形态还保持原状,两边翘,中间凹陷,线条自然优美。笛子雕刻完成后,要经过半年的烟气熏染,使外观呈现出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才能够取下带在身边,古人之潇洒儒雅,通过这个美轮美奂的骨笛可见一斑。

河南贾湖遗址中骨笛的出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5000年。在距今8000多年的远古时代,中华文明的萌芽正在悄然兴起。四、1965年,一位专家正在清理一座楚国墓地。没想到手被一柄剑划了个大口子,血流不止。这柄2000多年前的剑还能这么锋利?这把千年不锈的稀世名剑吸引了所有在场人员的眼光,原来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一直是逆境翻盘,励志的奋斗楷模。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卧薪尝胆”就是来自于越王勾践的故事。“吴王金戈越王剑”,是东周时期最为精美的兵器。这柄在湖北江陵发现的青铜剑,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身上布满了黑色菱形暗格花纹,靠近剑柄的剑身处有两行鸟篆铭文“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漫画  宝藏  钻石  出土  样子  您的漫画宝藏库  刚出土的钻石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