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菩提分”:又有“七菩提”。如果人们的觉悟之心,与三种出世间佛法相符合,就是佛教里的三乘菩提,包括:1.声闻乘菩提;2.辟支佛乘菩提;3.菩萨乘菩提。什么是菩提心?当一个修行人的见解和思想,符合佛法里觉悟的标准时,他的心就是菩提心。

什么叫菩提?

菩提是觉悟之心。每个人都可以觉悟,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有菩提。烦恼即是菩提。祖师大德常常说:烦恼即是菩提。可见,烦恼和菩提的区别,就在于觉悟与否。人们的烦恼心,如果觉悟了,就是菩提心;修行人的菩提心,如果退转了,升起烦恼了,就是烦恼心。佛法里的三乘菩提。如果人们的觉悟之心,与三种出世间佛法相符合,就是佛教里的三乘菩提,包括:1.声闻乘菩提;2.辟支佛乘菩提;3.菩萨乘菩提。

什么是菩提心?当一个修行人的见解和思想,符合佛法里觉悟的标准时,他的心就是菩提心。1.修阿罗汉道的人,他的见解和思想,要符合四圣谛(苦集灭道)的标准,才算具有声闻乘菩提心。2.修辟支佛道的人,他的见解和思想,要符合十二因缘(无名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的标准,才算具有辟支佛乘菩提心。3.修菩萨道的人,他的见解和思想,要符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标准,才算具有菩萨乘菩提心。

修行人如何快速获得菩提心?修行人要想具有菩提心,非常不容易,因为想要有正确的见解和思想,不仅需要长期听经闻法,还要理解其中道理,并且把这些道理,转化成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修行人如果没有时间听经闻法,或者文化程度有限,不能理解佛经里的道理,可以修学净土宗,只要真正相信阿弥陀佛的大愿,真正发愿希望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就是具有菩萨乘的菩提心了。

《西游记》中孙悟空师父须菩提老祖是何方神圣?

谢邀!简答引玉。虽有争议,但原著有几处细节,似乎印证了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佛祖。孙悟空一生只拜三人原著第三十四回“魔头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中,孙悟空变作小妖来请九尾狐狸,在其门外纠结是否下跪时,原文如下:老孙既显手段,变作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要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这个“拜”指的是磕头大礼,“佛祖”即如来。拜观音和唐僧一般没有异议,那么请看原著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大道生”中,孙悟空被仙童引进三星洞,见到菩提祖师第一面时,原文如下: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孙悟空拜的第三个人出现了。如此对比,结果再明显不过了。

其他如来奉玉旨来降孙悟空时的对话,在孙悟空说出自己寻师得长生后,不追查师父是谁/在哪里,却提醒孙悟空:“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何意?别胡说什么?本来面目如来很清楚?很明显,他似乎是在提醒自己的爱徒。一直在如来身边偷听谈经,刚蜇了如来拒捕潜逃到琵琶洞的蝎子精,和孙悟空打斗时,说:“孙悟空,你好不识进退!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

你那雷音寺里佛如来,也还怕我哩。”注意加粗的字“你那”,很有嚼头,似乎透露出孙悟空和如来非同一般的关系。另外,全书一直在强调“道佛儒”三家同源,如能释厄,皆可正果,原文细节暂不一一列举。那么,如来就是菩提,也是紧扣了「西游记」的主旨。小结综上,「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很倾向是如来佛祖。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阿弥陀经》中讲的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是什么意?

什么是五根呢?就是信根、念根、进根、定根、慧根。信、进、念、定、慧,这五种的根,言其你有信,才会精进,你有信、进、念、定、慧这五种根,就会生出菩提芽。由这五种根,生出来你这个菩提心。你这菩提心生出来,长大了,它就有一种力量,所以也叫“五力”。这五根,因为它有这五种的力量,所以就是五力。五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菩提分”:又有“七菩提”。第一就是择法觉分,也就是菩提分。第二精进觉分,也就是精进菩提。第三喜觉分,也就是喜菩提。第四除觉分。就是除去这个粗惑。第五舍觉分,舍去这种的细惑,然后才有定觉分和念觉分。这七菩提是很重要的,是佛教徒都应该记得──第一择法,第二精进,第三喜,第四除,第五就舍了嘛!第六就是定,第七就是念,这是七觉分。


文章TAG:菩提  顶球  一叶  作者  菩提顶球什么  作者:一叶菩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