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青玉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质纯的含量95%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01mm,亦有更细微的0.0001×0.001mm,有的可达0.5×1mm。常可见方解石、白云石残晶,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局部显示白云石自形―半自形变晶嵌镶结构,形成岩石中二重结构。

次生变化的绿泥石与阳起石、透闪石过渡状,斜黝帘石、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绿色形成主要系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含量较高,阳起石组分增长,尚未分解,颜色以青―绿为主体,亦有深浅变化,属岩石原生现象。附注:阳起石中FeO%含量 8.97(***)、8.57(湖北)、11.77(安徽)、30.50(美国爱达荷达马拉克矿山)。

3、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青白玉阳起石―透闪石交织分布互相过渡,形成青玉,亦有纯净的透闪石局部集中分布,形成白玉,是岩石蚀变中的一种不均匀现象,这种岩石次生变化也十分明显,次生绿泥石残存的方解石、白云石及后期的斜黝帘石化,透闪石脉贯穿于内。青―白色的形成主要系阳起石―透闪石中二种矿物组分的不均匀性分布,属岩石原生现象。

4、微铁染蚀变透闪石岩―黄玉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01mm,结晶较粗的为0.1×0.01mm,有的可达0.5×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粒度均一,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黄玉与白玉形成过渡。黄色的形成主要系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为稳定的黄色三氧化二铁,长期浸润所致,颜色匀和,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因此黄玉都是仔玉。

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疆黄口料是一种山料,颜色与黄玉也不同,与黄玉不是一个概念。5、强铁染蚀变透闪石岩―糖玉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含量99%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01mm,结晶较粗的为0.1×0.01mm,有的可达0.5×1mm。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粒度均一,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

糖玉与白玉、青玉、青白玉形成过渡。红褐色的形成主要系外来的三氧化二铁,长期浸润所致,透闪石―阳起石中二价铁分解也是因素之一,颜色局部匀和,亦有深浅变化,属岩石次生变化现象。6、石墨化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黑玉(墨玉)阳起石―透闪石结晶呈显微纤维变晶状集合体,质纯的含量90%以上,晶粒大小一般为0.01×0.001mm,亦有更细微的0.0001×0.001mm,有的可达0.5×1mm。

具显微毛毡状结构,透闪石纤维变晶交错展布,石墨成质点状分布于透闪石―阳起石间含量5―20%。次生变化的绿泥石与透闪石―阳起石过渡状,斜黝帘石、磷灰石、白钛石星点分布。黑色的形成主要系接触变质时期生成的石墨着色,颜色的深浅与石墨含量变化有关,属岩石蚀变现象。7、蚀变阳起石透闪石岩―花玉阳起石―透闪石交织分布互相过渡,形成青玉色、白玉色、糖玉色、黄玉色的混杂体,是岩石蚀变中的一种不均匀现象,这种岩石次生变化也十分明显,次生绿泥石残存的方解石、白云石及后期的斜黝帘石化,透闪石脉贯穿于内。

青―白色的形成主要系阳起石―透闪石中二种矿物组分的不均匀性分布,属岩石原生现象。五、结束语1、和田玉的高含量氧化组分为SiO2、MgO、CaO,其中Mg2 /(Mg2 Fe2 )值大于0.9,属透闪石系列。2、和田玉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杂质含量极少。和田玉的晶胞参数为:a0=0.985~0.987nm,b0=1.800~1.805nm,c0=0.531~0.532nm,β=105.03°~105.10°。

3、根据透闪石大小形态,岩石结构类型可分为毛毡状显微交织变晶结构、显微纤维-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显微片状隐晶质变晶结构、显微片状变晶结构和放射状或帚状结构等。偶见反映其生成条件的交代残余结构。4、和田玉的高韧度主要取决于特殊的交织结构,特殊的交织结构构成的粒间绞合力增强了和田玉的抗断裂能力。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和田玉  韧性  如何区别和田玉的韧性  和田玉的韧性有多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