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怎讲?要说清这个问题,当然要从金瓜子的来龙去脉说起。 其实,金瓜子是古代碎金的一种称谓,作为货币最初流通于民间,因其形状似瓜子而得其名,一枚金瓜子的重量在一两左右。一两金子价值不菲,而铸造成金瓜子后价值便更高。因而持有一枚金瓜子就如拥有了一笔巨款,那要是拥有几枚十几枚的话,就是大富,因此一般人是不可能拥有的。

所以拥有金瓜子是身份高贵的象征,那些使用和拥有它的人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名流大贾。但到了明朝初年,已有规定在民间不能流通金银,而到了清朝之后,金银的流通要求就更加严苛,于是奇货可居的金瓜子便成了皇帝独享的御用之物,由他专门用来赏赐他所喜欢的后宫大臣与王公贵族,或者名流大贾与有大功之文臣武将。久而久之,金瓜子就成了皇恩与荣耀的象征,有幸得到金瓜子者,都会将其供奉在客厅中,以此彰显皇恩眷顾。

搞清楚了金瓜子的来龙去脉,也就明了它绝非轻易得到之物,而且即使得到,也不可能大把大把地得到,否则,金瓜子就成了寻常之物,失去了尊贵恩宠的特质。总之,作为皇帝的独有之物,作为皇帝显示龙恩、奖赏下臣的重要物品,它是一种特殊的激励手段,是绝不可能随随便便使用的。 既然金瓜子不可随意赏赐,那么影视剧与小说中的清朝皇帝大把大把赏赐金瓜子,就成了一种戏说,一种虚构。

而作者如此夸张使用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彰显皇恩隆重,彰显对受赏者的宠爱,烘托赏赐的气氛,丰富剧情与人物形象,增加可视可读性,甚至还可由此生发出许多传奇离奇的情节来。于是金瓜子便成了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的一个亮点与法宝。 而夸张赏赐金瓜子的数量,能为剧情加分,还在于金瓜子本身就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稀罕宝贝。由于制作金瓜子时,没有固定模具,也没有具体的重量要求,因而世上就不可能有两枚形状完全相同的金瓜子,这就使得碎金子冶炼成金瓜子后,天性独异,古朴可爱,浑然天成,因而成为难得的为剧情加分的道具,为作者所津津乐道。

清朝皇帝的儿子为什么在八旗里面不同的旗?是怎么分配的?

因为清朝皇子入旗前需要封爵,成为旗中的领主,而入旗只能入下五旗,上三旗是皇帝亲领的。皇子入哪个旗,主要还是看实际情况。清朝皇族的旗籍都在下五旗,由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中一般没有皇族存在,闲散皇族远支大多也都是入关前的皇族后裔。首先了解一下八旗制度,其实所谓的清朝八旗制度就是一种人口编制制度。简单来说,将一定数量的人口编制成一个单位,称作“牛录”;而若干牛录又组成“甲喇”,若干甲喇形成一个“固山”,这个固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旗”。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恩赐  皇室  苹果  恩赐苹果怎么做  皇室的恩赐怎么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