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即便是这些人,自古以来也大多没有自己的祭奠珠江的制度,大多是官员自己出钱。至于那些顶礼膜拜过珠江的官员,很多人在仕途结束后也会卖掉——这和美国警察退休后经常卖枪是一个道理。至于佛珠,也是如此。一串珠子,哪怕只是木头做的,也可以人工纺线,更何况是珍贵的珠子和玉牙。

清朝官员为什么戴朝珠?

说一个典故,嘉庆皇帝查抄和珅府邸时,从其府中搜出了大东珠六十余颗,这让嘉庆帝龙颜大怒,下令将和珅赐死于狱中。这大东珠就和问题中的朝珠有关,和珅私藏东珠,为什么会成为他获罪的导火线呢?朝珠是清朝官服中特有的装饰,相传是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传下来的规矩。公元七世纪中期,佛教传入控制着西藏的吐蕃王朝,和西藏本土的本教发生冲突,在松赞干布的支持下,佛教成为西藏的主流教派,称为藏传佛教,民间则称为喇嘛教。

藏传佛教的后弘期时代,佛教先后出现了宁玛派葛当派萨迦派格鲁派等派系,为了争取中原地区的支持,派出教众四处传教,而努尔哈赤还未崛起之时,就遇到格鲁派的传道。努尔哈赤十分信仰西藏喇嘛教,经常手持念珠,诵经念佛,地位崛起之后,其影响力更扩大到了全体满族男女,当时的满族服饰上,就已经有了念珠装饰。满清入关,顺治登基后,更把念珠这一习俗演变成为了官服装饰的朝珠,并延续至清朝灭亡,而格鲁派也颇受清王朝器重,为了更好地控制西藏地区,历代清朝统治者皆不余遗力地支持格鲁派,使其成为藏传佛教的正统。

而朝珠的装饰佩戴也有十分的讲究,其数目和手拿念珠一样,都是108颗,取佛教中的百八烦恼之意,每27颗朝珠中需要额外配入一颗体积略大的大珠,称为佛头。佛头用料也很讲究,通常用玛瑙翡翠制作,108颗朝珠就配入四个佛头,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在主朝珠的左右两边,垂立着三串小朝珠,小朝珠串各十颗,名为纪念,象征着一月三十天,男女佩戴的位置不同,男为左二右一,女为左一右二。

官员佩戴朝珠,是有严格规定的,四个佛头,前三后一,一颗的位置要放在颈部后面,连接着一个塔状的装饰,名为佛头塔,塔下绑有丝绦,丝绦末端连接着一块玉片,称为背云。朝珠也不是人人都能佩戴的,除了皇帝后妃王公之外,大臣文官五品以上,武官四品以上,上朝时可以佩戴,以及礼部国子监太常寺等官员,在进行大礼时才能佩戴,其他时间则不需佩戴。

最后说到东珠,这是产自东北的野生珍珠,产量极少,故十分珍贵,清朝入关后,下令东珠只能用于皇家专用,设置乌拉总管管理,严禁私采,收为国用,按大清会典的规定,朝珠所用材料,看官职地位高低佩戴,唯皇帝皇后的朝珠是用东珠制成。普通的小东珠已经稀贵了,何况是皇帝皇后朝珠的四个佛头大珠,和珅一人就藏了六十多颗大东珠,这不止是僭越违规,是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了。

大清朝有那么多官员,那么那些官员的朝珠最后跑哪去了?民间感觉很稀少?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有清一代虽然有朝珠制度,但是这绝不说朝珠就会很多。按清朝制度,文官五品以上,武将四品以上才有资格挂朝珠。按规矩,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清代官职按职能分为文官和武官。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而五品文职京官为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以上皆为大夫。

武陟京宽是二级侍卫云辉,副侍卫长,副前锋,副,太普寺骆驼厂负责人,贝勒府首席侍卫,侍卫武陟工头,卫外官,连长,宣传慰安所所长。以上都是队长。看看这些官名就知道,能做到这一步的绝不是芝麻官,而是官僚阶层中的赢家。但是清朝的官员比例是宋元明的五倍,但和现在相比还是一个小政府。


文章TAG:红玛瑙朝珠是什么官员  朝珠  官员  玛瑙  清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