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是什么让他认定他手里的石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玉,值得他断了脚?他绝不是普通人——要么是非常懂玉的贵族,要么是经验丰富的玉器工匠。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宫廷玉器工匠也分辨不出这是一块玉。他怎么能说出来?谢谢你的邀请,蓝宝石。一般来说,外观呈蓝色半透明或玻璃状。你说的战国青玉其实包括了秦朝到汉代的玉料,主要是青玉。由于这一时期蓝宝石材料的制作和使用占了绝大多数,后人喜欢用战国绿来涵盖这一阶段玉器的种类。
对于战国青玉,俗称战国青,你有什么看法?
谢谢邀请,青玉,一般就是外观呈青色半透明或者有玻璃光泽,你所说的战国青玉,实际上就是包含了从秦代到汉代时间的玉料,主要是以青白玉为主,因这个时期青白玉料的制作和使用占绝大多数,所以后人喜欢用战国青来涵盖这一阶段的玉器种类。青玉不是碧玉,青玉在很多的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实际上是以青白色为主,真正的颜色特别青的玉,到后来也逐渐的稀少,并且很少使用了。
现在市场上能用青玉这个名称的,实际上是辽宁岫岩的析木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河磨玉。见图2中国玉料的几大产地均有此类青色的玉材,以岫岩玉为最多。秦汉时期的玉器,新疆和田玉已经成为最受人推崇的玉材,因此制作玉器主要采用和田玉,秦汉时期的青玉制品都有苍旧之色,至唐代玉路复通,才见有上好的青玉,但是数量比较少,唐代的玉器以白玉为主,青玉次之。
宋代玉器与唐代的玉器相似,主要采用白玉和青玉。青玉可分为两类,一类青中泛绿,另一类青中泛灰,玉质温润。元代非常喜爱使用青白玉,玉内往往含有黑色的杂点,常用来做俏色的装饰。明代时期玉器青玉料为主。上等的玉料不是很多。清代玉器前期用料都是非常好的,多用纯净无瑕的青玉,晚期由于玉料的来源缺乏,大量以劣质的玉料充数。
战国时期中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历史真的有这个典故吗?
和氏璧应该是真的,但是卞和献玉的故事就不一定了。卞和献玉的故事最早出现在韩非子之中,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楚人和氏在楚山中找到了一块玉璞,就赶紧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找玉匠鉴定一下,玉匠说是石头。于是,楚厉王觉得和氏欺骗自己,就把他的左脚砍了。楚厉王死了之后,楚武王继位。和氏又拿着玉献给武王。结果武王找玉匠一看,又说是石头。
于是,和氏的左脚也被砍了。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和氏就抱着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知道后,让人问问和氏怎么回事。于是,和氏把自己委屈说了出来,楚文王就让玉匠把玉璞雕琢了出来,称为和氏之璧。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问题在哪呢?和氏这个人到底是谁?如果他是一个普通农民,是凭什么断定手中的石头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值得自己断掉双脚?春秋时期的玉是专属于君王贵族的,一般老百姓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这样的话,连宫廷玉匠都看不出来是一块玉,和氏是怎么看出来的?所以,他绝不是一般老百姓——要么是非常懂玉的贵族,要么是经验丰富的玉匠。如果是贵族的话,楚王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砍掉和氏的双脚?又不是什么逾越礼法的事情,不至于用这么重的刑。如果不是贵族,那就只能是经验丰富的玉匠了。问题又来了,当时发现和雕琢玉器并不容易,一个经验丰富的玉匠必然有知名度。
就算楚王不知道他,宫廷里的玉匠也会知道,为什么没人相信他?他为什么毫不争辩?这个故事的第二个问题是,和氏活了多久?除了韩非子之外,历史没有任何史料中存在楚厉王。如果按照故事中的顺序,和氏一连见了楚国的三任君主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楚武王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51年。
楚文王从公元前689年到公元前677年在位13年。如果李俶真的有国王,那只能是楚武王的楚国君主·熊志,他当时还不是国王,在位17年。他能连续给三代国王献玉,至少相隔50年。但何氏发现美玉有过这样的经历,献玉时至少20岁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后把这块玉送给了楚文王,他应该已经70多岁了。一个脚被砍断的人是怎么活到这个年纪的?
文章TAG:古玉 战国 看法 什么古玉是战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