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食物则需提前准备,如香糖果子、粽子、五色水团等。此外,端午节还有焚香、浴兰的风俗。坊市中不光卖香,大概有时候连空气、街道都是香香的,因为那时候流行一种叫“香车”的东西。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京师承平时,宋室戚里岁时入禁中,妇女上犊车,皆用二小鬟持香球在旁,二车中又自持两小香球,车驰过,香烟如云,数里不绝,尘土皆香。

”元宵之夜,街市更香。伴着花灯,女子们敷着各种香味的香粉,挂着自己绣的香囊,戴着精巧的香珠,穿着薰过的香衣,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穿梭,不知与同伴讲了个什么笑话,噗嗤一笑。时不时身边开过一辆“香车”,伴着头顶璀璨夺目的烟花绚丽落幕。“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正是对宋代都市景象的生动描画。宋代香文化之所以繁荣,就是因为那时的人们注重香的品质,在制香、用香上很讲究心性和意境。

仅从香器的样式来看,宋代的香器趋于简约、轻便,但独具灵性。虽然香仍为世人所爱,然是并无人刻意追求与攀比香之奇、珍、贵,宋代的香文化繁盛而不浮华,考究而不雕琢。 宋·定窑牙白弦纹三足炉。来源/网络 街坊热闹,文人清雅。从香的名字来看,诗意已然蔓延——意和香、静深香、小宗香、四和香、藏春香、笑兰香、胜梅香……配方考究,取名雅致。

宋代也有很多香以人名命名,可能是香方出自此人之手,也可能是此人喜欢用某种香,比如李元老笑兰香、江南李主帐中香等。在文人雅士之间,还流行一种有创意又不失内涵的香品——印香。印香就是字面意思,即像印章一样的香,又称“篆香”。怎么理解?其大致制作方法如下:先把炉中的香灰取出、压实,然后将用木材雕刻成的“连笔”图案或篆字模具(即“香印”)放在香灰上,再把自己精心调配的香粉铺进模具,压紧,最后刮去多余的香粉,把模具小心地取开,印香就大功告成了。

香炉。摄影/Lan,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从一端点燃印香,可以看着字或者图案被一点点地烧掉,造型美观多样,富有情趣,文人们很喜欢这么玩。同时,印香也可以用来计时,元代郭守敬还曾用印香制出“柜香漏”“屏风香漏”等计时工具。既然宋代的香已经无处不在了,那么自然不能缺席那时的重要工艺——制墨。

宋代时,人们常以麝香、丁香、龙脑等香药入墨,如“墨仙”潘谷曾制作了“松丸”“狻猊”等墨,号称“遇湿不败”“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写完字纸上和书房都香香的。不仅书墨香,案上手边的茶也香。“香茶”是宋代又一影响甚大的名优食品,芳香且有理气养生的功能。宋人日常喝茶喝的不是简单的冲泡茶叶,而是团茶。先将茶叶蒸、捣、烘烤,然后做成体积较大的茶饼,此为“团茶”。

 8/9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香有  两千年  佩戴  随身  香气  两千年前的香气  随身佩戴的香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