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汉代受楚文化的影响,使得长袖舞风靡一时。从两汉诗赋和汉墓出土实物表明,身为楚人的汉代统治者们对楚舞非常迷恋,刘邦的戚夫人“擅为翘袖折腰之舞”、汉武帝的李夫人“妙丽善舞”、汉成帝身边的赵飞燕“身姿轻盈,能作掌上舞”。但是,从目前岭南地区考古情况来看,当时岭南地区的舞蹈主要可分为翔鹭舞、羽舞、武舞、芦笙舞、建鼓舞、盘鼓舞、群舞、杵臼舞,这些舞蹈形象具有明显的祭祀意义,与古越人的礼仪文化息息相关,大多现于铜鼓、画像石、壁画上。

从南越王墓出土玉舞人的情况来看,南越国宫廷可能并不盛行越式舞,而盛行长袖舞。玉舞人的发饰为梳一右向横出的越族发饰—螺髻,表明应该是一位越族女子,其穿着却是右衽长袖衣、绣裙。史料记载,汉民族服饰的特点是交领、右衽,古越人身着左衽服饰。玉舞人的右衽服饰穿着应为汉服,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曾描述南越王赵佗魋结箕倨见陆贾,可见南越国时期的服饰还是以越族服饰为主。

这件小巧的玉舞人身着汉服,头盘越族螺髻,跳着楚舞,口部微张,似喃喃细语作咏歌状,是汉越文化交融最好的印证。另外3件玉舞人出土于埋葬四位夫人的东侧室。E135玉舞人(图4)是右夫人组玉佩上的构件。其做工精细,运用线雕手法刻画出一人身着长袖连衣裙,右手举至头顶,左手放置于细腰前,长袖下垂,整体似舞蹈的形态。

玉舞人头顶和脚底各有一小孔,且在腰部还挂系着一套线雕玉佩饰。E125玉舞人(图5)做工稍显粗简,是部夫人组玉佩上的构件,线雕一人左手上扬至头顶,右手下垂于身下,并衣袖及地,作翘袖折腰的舞蹈状,正反两面内容相同,是部夫人组玉佩上的构件。E158玉舞人(图6)是从东侧室清理出的泥土中筛出,纹饰、造型与E125玉舞人相似,左右上扬,右手和衣袖下垂于身下,作翘袖折腰的舞蹈状。

C259玉舞人(图7),为小人跳舞的形象,两面均以线刻勾勒出五官、肢体动作、衣裾。右手高扬甩在头顶,耸左肩,左臂卷曲向后。扭胯,提右腿抬膝。舞姿稍微与其它玉舞人不太一样,类似于猴舞。这几件玉舞人的做工包含了线雕、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体现出当时汉代高超的制玉工艺,这些工艺出现在南越王墓的随葬品中,是汉越交融的见证。

从玉舞人的精细程度看,每个玉舞人的质量各不相同,或许是为了体现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差别。从4位夫人身上出土的玉舞人我们可以窥探出南越王4位陪葬夫人的身份高低,体现出当时的等级森严,这种上下尊卑的制度,是王朝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说不定,在当时的南越国宫廷内,也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宫斗故事。

 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人能  葬玉  陪葬  古代  形式  古代什么人能陪葬玉  都有哪些葬玉的形式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