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黄蜡石离水久了会开裂,是真的吗?
“有人说黄蜡石离开水久了,会开裂。”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本人在云南芒市,自龙陵黄龙玉问世以来,对黄蜡石情有独钟,边收边卖,以卖养藏,至今仍活跃在黄龙玉市场上。题主的话题,在现实中常有人提起,以讹传讹,这主要源于对黄蜡石了解不深刻产生的错觉。黄蜡石的硬度接近翡翠,密度2.53—2.66,韧性强于翡翠,离开水怎么会开裂呢?如果说会开裂,那些常年暴露在外的园林景观石(黄蜡石),还有置于厅堂的观赏石,那岂不是五花崩裂了?为什么会有开裂的错觉?有的黄蜡石原本就有裂绺,就有石纹,就有石筋。
脱水后,不明显的裂绺、石纹变得明显起来,如此而已。如果黄蜡石原本无裂无绺、无石纹,那放得再久,气候再干燥,也不会开裂的。有人会说,翡翠咋不会出现这种情形?这就要说到密度。不可否认,黄蜡石的密度不够高,它是显晶质结构,它是“透气”的。离开水久了,就会出现“脱水换气”现象,就会不同程度的起棉。一旦起棉,原来隐蔽的裂绺,尤其石纹就暴露出来了,就出现所谓的“开裂”现象。
再延伸一下这个话题。这也就是绝大部分黄蜡石,部分黄龙玉为什么要用油养的原因。在市场上,有些商家卖毛料、半成品乃至成品,为什么喜欢用水泡着卖的原因。所以,我认为:需用上油保养的黄蜡石及部分黄龙玉,保养好了后就不能用清水泡了,泡了就白养了。通过把玩保养的黄蜡石(比如手玩石),也别再用水泡养了。当然,质地上乘的黄蜡石是不用油养的,黄龙玉也是如此,但占比不大。
可以这样说,品质越好的蜡石,品质优良的黄龙玉,适当用清水泡养,反而是一种理想的保养方法。凡事不能绝对,常在网上见到一些人,说到保养,开口就说“用水泡”,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一言以蔽之:黄蜡石离开水久了,会开裂~~~这种说法是错的。只有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知道如何鉴别它,我们在购买时才不会高价买到劣质黄蜡石。
18年黄蜡石行情怎么样,玉石行业整体行情怎么样?
个人认为“黄蜡石”这个叫法并不明确,主流市场上交易的品类里很少有直接叫黄蜡石的。“腊”其实指代“叶蜡石”,叶蜡石是一种矿物成分,和地开石、高岭石、伊利石等一样,是组成玉石的几种成分之一,并不通常指代一种收藏品。中国的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都有叶蜡石成分。相信2018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不是一个好过的年头,据德银的数据统计,2018年是自有数据统计以来最严寒的一个冬天,超过90%的资产价值下跌,所以收藏品在2018年也不是个例外。
着重从寿山石等软石品类谈一谈2018年的玉石市场。就寿山石领域来说,行业整活跃程度降低,交易频次降低,平均交易金额降低是普遍现象。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从业人员,小到做印章包装盒子的,大到石雕界的雕刻大师,都有相同的不景气的感受。但与此同时,这个市场也悄悄形成了分化。随着市场热度的冷却,跟风的收藏与礼品市场的萎缩,目前还停留在行业的买家比以前更加挑剔了,他们是真正懂收藏的人,对工艺与品相的要求更加严格苛刻,这也就把相当一部分“粗制滥造”的雕刻者淘汰出局。
2018年是笔者听说过的最大规模的转业潮年,那些作品没新意,敷衍了事,只会做“行活”的雕刻是渐渐没了市场,纷纷转行了。所谓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到最后留下的都是金子,日后总会发光的,相信这对石雕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此外,由于市场的低迷,商家也纷纷把硬货收了起来,所以导致另一个分化就是价格的分化。目前在石雕领域有个现象,就是大家现在慢慢看不见精品了,以前市场活跃的时候我们是还有机会看到“镇店之宝”的,有机会一睹芳容,当然价格高昂也是普遍可以接受的。
现在的情况是连看都看不到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精品虽然成交不踊跃,但因为面世少,所以价格高企并不随着市场下跌。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活跃的大多数都是懂行的藏家,他们对普品和精品有相当高的认知能力,他们相对于一般玩家,对精品的价格并不过分敏感,所以也导致了精品价格不下跌,反而普品下跌的情况。至于2019年的行情怎么总,还是总体要看大的经济趋势,所谓盛世收藏乱世黄金,盛世来了,收藏品的春天也就来了。
文章TAG:白棉 起棉 黄蜡 纹理 当白棉变成纹理 黄蜡石为什么起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