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和田玉和由玻璃、塑料、石粉压制而成的人造和田玉并不难。掌握和田玉的特性就好了。和田玉是中国最重要的玉石,在78000年的玉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水是山料风化、开裂、脱落到附近山料,有的经过短距离搬运,有的没有搬运,经过长时间的水暴露、埋藏和周围物质的反应而形成的次生和田玉。

如今玻璃塑料石粉压制的人造和田玉可以以假乱真,如何区分天然和人造和田玉?

和田玉是我国最重要的玉石,在七八千年的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分和田玉和玻璃塑料石粉压制的人造和田玉不是很难,只需掌握和田玉的特征就可以了。和田玉主要是由透闪石及阳起石组成的,另含有极少量的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白云石石英磁铁矿黄铁矿尖晶石磷灰石石榴石等。透闪石及铁阳起石属于完全类质同象的,透闪石化学式为Ca2Mg5(Si4O11)2(OH)2铁阳起石为Ca2Fe5(Si4O11)2(OH)2,含透闪石大于90%的矿物是透闪石,含透闪石小于90%大于50%的矿物是阳起石,含铁阳起石大于50%的矿物是铁阳起石。

以透闪石及阳起石为主的矿物晶体共同组成的玉石是和田玉,和田玉不具产地概念,其产地很多,有中国的新疆青海辽宁湖南河南等,国外也有,如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成因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形成环境也不同,因而天然和田玉也有不同的表现。根据颜色可以将和田玉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黄玉青花玉碧玉等。

优质品种很多,具体介绍如下一羊脂白玉最优质的是新疆产和田籽料羊脂白玉。根据和田玉产状可以将其分为籽料山流水和山料。山料就是和田玉原矿。山流水就是山料经风化崩裂掉落到附近的山料碎块,有些经历了短距离的搬运,有的没有搬运,经长时间的水冲风吹日晒,经周围物质的掩埋及反应形成的次生和田玉。籽料就是经长距离搬运已经磨圆的山流水。

由于籽料经历了二次玉化,因而籽料的品质普遍要高于它的母玉(山料)。羊脂白玉籽料多半有皮色,玉质羊脂白色,颗粒细腻,油润度好。和田玉籽料是经过长期搬运风化形成的,和鹅卵石形状差不多,其表面比较光滑圆润,但多有红黄黑等皮色,另表面还有一些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小坑,这种表面的小坑叫汗毛孔,是判断和田玉籽料的重要标志!也有一些不法之徒做些假籽料坑人,但假籽料无论是皮色还是汗毛孔都是不自然的!只要仔细观察是可以分辨的!二青海翠青玉和田玉中有一抹鲜艳的绿色。

非常漂亮!三俄罗斯和田碧玉绿色的和田玉叫和田碧玉,产于俄罗斯的品质最好,尤以菠菜绿和田碧玉为最好!不管哪种和田玉,也不管哪里产的和田玉,都有一些共同点,那就是一和田玉的结构是纤维状的,具体为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叶片变晶结构显微片状隐晶质结构等。而玻璃有气泡。人造和田玉只能是等粒状结构。二硬度和田玉的莫氏硬度为6-6.5,而塑料比较软,一般硬度小于3,玻璃硬度也只有5-5.5。

汉代玉器玻璃光是怎样形成的?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先秦,不同地区的文化兼收并蓄,并开时代之新风,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汉代文明。所以说,汉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汉代玉器则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汉代虽然承继了秦代封建制中央集权的体制,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更多地吸收了自由奔放狂放不羁的楚文化传统。

在制玉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上,汉代是在继承战国玉器传统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艺术风格上,更多地吸收了楚文化玉器的雅、俗、逸、浪漫的特点,进而融合成汉代玉器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中国古代玉器达到了自白鸿山良渚文化、商周、战国以来的第三个高峰。总的来说,汉代制玉在构思上是活跃的,不局限于造型,而侧重于表现动感,雕刻技法娴熟,不仅制作出粗直的阴线(底座呈U形,刀刻的阴线较细,底部呈V形),而且紧密结合各种刀法,相得益彰。


文章TAG:和田玉怎么亮的像玻璃  玻璃  和田  玉器  汉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