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西藏在古代确实是一片海洋,但是西藏所谓的山珊瑚并不存在,藏民使用的珊瑚也从来没有使用过珊瑚化石。西藏有山珊瑚,特别是牧区出土的一种古珊瑚,红色,有很多虫眼。据说这是来自西藏喜马拉雅山的古珊瑚化石。千百年来,通过贸易流入西藏的珊瑚多为普通贵族佩戴的首饰,而真正的一级红珊瑚,尤其是僧侣佩戴的,多为朝廷赏赐。

鳕鱼为什么卖的都没有头?

我是远洋渔船船员,我来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买到的鳕鱼大西洋真鳕没有头,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捕捞后,去头放血清洗加工后,鱼肉白净,品质好,价格高,这是最主要的原因。2鳕鱼的主要消费市场是欧盟,欧洲人也没有吃鱼头的习惯,留着鱼头影响销售。3鱼头鱼骨含钙质较多,可以加工成鱼粉,出成率较高,而内脏含油多,可以提炼鱼油,提高原料利用率。

以下简要解释鳕鱼是底栖鱼类,主要捕捞方式有底拖网延绳钓,一般捕捞上船后,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后,进行冷冻加工,以保证鱼肉品质,保证销售价格。而其加工成的产品,一般有以下几种原条鱼捕捞后未经任何处理,直接进行冷冻储存的原料鱼。三去鱼三去是指,去头头尾去内脏处理后,冷冻加工的鱼货。鱼段三去后,切段冷冻加工的鱼货。

鱼片去头头尾去内脏去皮去鱼骨后,冷冻加工的鱼片。每条渔船的鳕鱼配额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只能捕捞指定量的鱼货,比如你的配额为1000吨,你捕捞了1100吨是不允许的,会面临非常严厉的处罚。在配额有限的情况下,当然是加工的越精细越好,经济价值越高,利润越高。很少有船直接加工原条鱼,除非产量特别大,船上没有人力时间进行深加工。

即使直接加工的原条鱼,回运到陆地后,很有可能还要进行二次深加工,做成烤鱼片之类的,利润最大化。另一个原因是,鳕鱼捕捞上船后,加工的越及时,鱼肉品质越好。新鲜鳕鱼上船后,去头去尾去内脏,血水更容易清洗出来,没有血水的渔获冷冻加工后,品相更好,售价更高。而若加工不及时,或者原条鱼解冻进行二次加工的话,血水滞留在鱼肉中,鱼肉暗红,价格低。

西藏不产红珊瑚,为什么藏族人民有这么多珊瑚?

如果你去过西藏,应该就会知道,藏民身上佩戴着的那些,大多数其实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红珊瑚,无论古代还是今天,红珊瑚都是极其珍贵稀少的,不可能那么普及,当然,西藏也有一定数量的真珊瑚,主要来自古代的贸易与中原的赏赐。从古代到现代,珠宝配饰在藏地都被视作财富,是真正具有商品价值的物件,在古代很长时间之内,珠配在藏地,甚至取代了货币,充当着商品交易之间的媒介,而藏地大多的珠宝配饰,包括珊瑚,都是外来物品,并非本地出产。

藏民佩戴珊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时代,人们认为珊瑚可以防止灾祸止血清热,赐予智慧等功能,藏民也崇尚红色,鲜艳的红珊瑚往往被与太阳联系在一起。藏民女子戴的珊瑚配饰,由桶型珊瑚珠串成,间隔着绿松石玛瑙,杂色成串,色彩发配非常浓烈,再配上装有佛像佛经的小银噶屋,华丽盖贵,女子平时戴一串,节日盛装时戴两串到八串,而男子通常佩戴大珊瑚珠子,环绕胸前。

珊瑚极其珍贵,无论古代还是今天,都不可能普及开来古代,红珊瑚是配饰之中红色的不二之选,清朝二品官的顶戴与朝珠上,都会有红珊瑚,可见其珍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红珊瑚通常都出产于温暖的纯净海域之中,不仅采摘困难,而且全球能够出产宝石级红珊瑚的地方非常少东海东南边缘地中海北部与夏威夷海域。正因如此,珊瑚无论何时,都是极其贵重稀罕,除了少数的显贵,根本不可能在寻常人群体之中普及开来,变成金银饰品一般的常见物什。

大多数藏民佩戴的是示巴珠,而不是珊瑚。虽然现在珊瑚也纳入了管制贸易,但是在西藏这好像行不通,因为感觉大部分藏民佩戴的红珊瑚都很多。其实并不是这些藏民有很多财富,而是他们很多人佩戴的,根本不是珊瑚,而是一种仿珊瑚的示巴珠。这种琉璃制品也叫夏尔巴珠,是17世纪喜马拉雅地区的夏尔巴人模仿珊瑚制作的一种琉璃珠。这种琉璃珠的外观不像其他老琉璃珠那么华丽,很像红珊瑚。因为珊瑚太珍贵,夏尔巴珠很受欢迎。


文章TAG:刚卖回来的珊瑚为什么不来  珊瑚  刚卖  藏族  不来  回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