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本身集天地之精华而生,素有“帝王玉”的美称,这一美称就代表了和田玉是一种珍贵而又稀缺的资源。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和田玉,主要是古人认为玉有五德,以玉比人,人爱玉,就应该在把玩玉的同时,修身养性,以玉养人,以人养玉。 (1)玉仁 润,指细腻光滑、湿润、润滑;润泽:指玉石断口的油脂光泽。比喻施恩泽;温指温和柔和。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是说,颜色,质地,光泽温润柔和,滋益万物或恩泽万物,本是玉石富有仁德的表现。 (2)玉义 理是指玉石的纹理。“白外可以知中”即根据玉石的外部特征可以了解它的内部情况,表里如一,内外一致,这是玉石富有正义感,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现。 (3)玉智 优质玉可制作乐器,因玉质地坚硬细腻,故击之声音舒展清扬,散播四方,听起来和悦,这是玉石富有智慧和远谋的表现。
(4)玉勇 玉虽硬度不算太高,但韧度在自然宝玉石中居首故玉有宁折断而不弯曲,显坚贞不屈的勇敢精神,即使折断也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玉洁 廉即廉洁,清廉。忮即嫉恨。絮音洁。锐廉而不忮,指玉碎之后,断口虽然锐利,有能力嫉恨报复于人,或求得好处,但玉能保持廉洁而不为之。在古代,人们将玉视为与天地沟通的、媒介、神物,他们“以玉事神,从玉霝声”,进而“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的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中国人的血液中,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孔子“君子比德于玉”思想的感召下,这些被祖先喜爱的石头,不仅被赋予神秘色彩,也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生成丰厚的审美属性。首先是中国人喜欢像玉一样的人。
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些以玉来比喻和形容人的词,比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玉树临风”“亭亭玉立”“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等,它们都在深层次上证明石之美者与中国人的紧密联系。然后是中国人喜欢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样的石头。从喜欢玉,到喜欢像玉一样的人,再到喜欢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样的石头,这三个递进关系,仿佛在昭示中国石文化的历史真相——即,在保留石头那些优秀的自然属性的前提下,中国人喜欢像自己一样的石头。
古代的玉,是“国之重器”,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这样的观点对于历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有别于西方世界直述其意的表达方式,古老的中国在言情抒志时更热衷于“借物寓意”,即借助某一件物体来隐喻某事、某意。正因如此,古人才会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才会认为“黄金有价,玉无价”。究其本质,黄金只是一种硬通货,而玉,则可能是一种道德、一段过往、一缕情愫、一片寄托。
文章TAG:和田玉 辨别 好坏 好不好 辨别和田玉好坏时 怎么样看和田玉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