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的水井在以前是怎么勘察出底下有水的?

农村打井,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找准地下水。毕竟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肉眼难以看到,古人又没有测试仪器,即便科学发展的现在,也不可能百分之分地找准地下水源。所以,在过去人们依靠经验找水打井的时候,经常出现误判,打来打去同,打出一眼无水可用的废井,或者钻探出一眼咸水井,无法食用。地下水是埋藏在地下岩土的空隙之中可以流动的水体,其分布、运动和水质,都要受到岩土的特性以及贮存空间特性的影响。

所以,找到地下水,找到好的地下水,就要掌握地下水的赋存规律。但是,古人的科技知识没有现在这样丰富,找水打井往往凭的是经验。传说当初鲁班找井的时候,判断一个地方可能有水,就会在夜间把一个碗扣在那里,早晨起来如果发现碗里有水珠或者水雾,就说明这里的地下水比较丰富。在民间,人们最常用的寻水法,是利用喜水植物的长势来判断地下水是否丰富,水草比较茂盛的地方,一会有地下水赋存。

哪条沟渠柳树长得旺盛,一般说明地下水比较旺。在民间,还有一种常用的找水方法,就是选择艾草茂盛地方,这和人们利用艾草根判断天是否有雨一个道理,艾草根对水比较敏感。人们以为茂盛的艾丛下打井不但水旺,水质也好,一般是甜水。在过去,有一种专门从事找水职业的人,大家都称之为地理先生,这些人自以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专门行走江湖看风水也看水井,比如我们这里上世纪70年代有个叫“痴祖”,看起来疯疯癫癫,但找水的水平却比水利局的专业人员还高。

其实,这些人真的是懂得一些地理知识的,并且在长期的找水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算是专业技术人才了。从和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其实都有一些找水口诀,主要是根据地势的走向判断地下水源,比较实用。这里晏子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口诀。簸箕地,找水最有利:通常来说,三面环山的簸箕地,也象圈椅地,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地下水会顺着山势集中流向簸箕口,所以如果三面环山,在簸箕口的位置必是低洼赋水多的地方,在这里打井,出水量一般较多,并且这里的地下水往往都是控山水,经过山体层层过滤,水质较好 。

两山夹一沟,沟岩有水流:在丘陵山区,两山之间夹一沟谷,自然降水经过两座山体过滤下潜,到山下汇集于沟谷岩层中,所以到沟谷平坦处,最容易找到地下水源。两沟相交,泉水滔滔:丘陵山区都是沟壑纵横交错的,而沟壑交错的地方,地下水肯定会在这里交集,地下水非常丰富,有时候还会自动冒出地面,形成泉眼。这一点,晏子自小在农村到处疯玩的时候最有体会,口渴了经常到沟叉中寻找泉眼,那水又凉又甜。

所以,农村灌溉用的机井,一般也会钻探在沟叉里。山扭头,有水流:因山的走势转变,山体突然转弯而造成的山湾低处,会阻滞顺山势流来的地下水,在地下富集含水层,由于山势阻挡,地下水不易外泄,所以水源一般比较充沛。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如果两座山体相对,一个山的山势向对面凸出来,而对山的山山势又向里面凹进去,一凸一凹直接相对,那么两座山体过滤的地下水正好在凹进去的山下沉潜,凹进去的地方肯定水源很好,在这里打井肯定没错。

另外,在丘陵山区找水,还有一些常用到的口诀,比如:“山嘴对山嘴,嘴下有好水”“两山夹孤山,常常水不干”“两山相接头,下有泉水流”“两沟夹一嘴,下面有泉水”“大山低嘴下,打井水量大”“大山突一嘴,打井多有水”“湾对湾,水不干”等等,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是地理先生的经验谈。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丘陵山区的找水经验,对于平原地区,这些经验不可用,要结合平原地区地下水的蕴藏特点,主要选择地势相对低洼的河流沿岸和回水窝。

如何了解,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说的是一种心境,很适合这个时代的一些愤青;同时还说了一个人应当具有的胸怀,一种人生态度。第一句说很多人年幼时懵懂无知,对前辈的教导言听计从,对人生的理解单纯而美好;每每立下志向长大后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为社会贡献力量。第二句说人长大之后心里充满了疑惑,这个世界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人性充满了种种丑恶,让人绝望和崩溃。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中央空调  名副其实  流水  怎么看出是山流水  大金中央空调真的是名副其实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