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中的“和田玉”,与大众认知的“和田玉”存在的这种分歧,不仅在市场造成混淆,让很多商家以此钻空子,让广大的消费者蒙受了合法的侵害,这在和田玉市场上已经成了很奇怪的现象。这样的国标保护伞下,和田玉市场已经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那些坚持只做真正新疆和田玉籽玉的商家,由于资源的稀缺和开采成本的高企,其销售的价格自然就会水涨船高。

什么是和田玉?

和田玉和田玉在古代又称昆仑玉,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矿物是:透闪石。密度2.90—3.10g/cm3。硬度在6.0—6.5。和田玉根据不同的属性有不同的分类和命名。一、根据和田玉的产况分:山料、山流水、籽料、戈壁玉。二、根据和田玉的产地分:和田玉、青海料、俄料、韩料。三、根据和田玉的颜色分: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碧玉、墨玉。

和田玉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在旧石器时代,古人学会用石器作为工具来生产和保护自己,也学会用美丽的石器来装饰自己。目前能明确的是北京山顶洞文化,山顶洞人能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考古发现,这个时期及以前,出土大量石器,水晶,蛋白石,玛瑙等制品。虽然还处在玉石不分的年代,但毫无疑问,这些饰品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广义和田玉。距今约8000年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的兴隆洼文化有玉玦、玉斧、玉锛,玉珠等玉器出土,多达数十件。

从出土的玉器可以看出:兴隆洼的先民们已注意到了选材,色泽多为淡绿、黄绿、乳白或浅白色,而且已经掌握了抛光、钻孔等技术。兴隆洼玉器是迄今所知的中国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它标志着社会大分工的形成,玉器已经成为生活中重要的工具使用,让我国使用琢磨真玉器的年代追述到了8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个时代广义和田玉已经明确产生。

经过大约三千年的沉寂,在距今约4000年前,玉器突然爆发。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中部的龙山文化,大汶河文化出现了更多精美细致的玉器:突破了之前朴素无华的做法。特别是良渚文化中的玉器,工艺之精美用途之神秘至今无法解释;我们的专家认为,这个阶段玉器进入了空前的繁盛;从工具饰品转入礼器时代,出现神的意志,通过玉器与世俗等级统治联系起来。

这里要提到齐家文化,新华文化,陶寺文化,这三个同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疑似新疆和田玉的玉器。专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但我们一定要知道新疆和田有可能在这个时期进入中原。距今3000多年前河南安阳的商代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也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和田玉  乾隆皇帝  朝代  北京  乾隆皇帝与和田玉  和田玉什么朝代进的北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