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谱是怎么合成的一个族几千人,甚至几万人合修宗谱,这么多人的内容是怎么编在一起的呢?其实看着厚厚的几卷、几十卷宗谱,记载的人虽几千几万,包括的地域跨县跨省,但它的主轴是,无论世系和瓜系,每一代人,有就都从长房编排起,至二房至三房至四房,一直到最末一房。

祭祀祖先的祭文怎样写?

看到这个提问不免让人沉痛,我岳母年前十一月不幸去世,按照当地习俗,身为女婿的我必须写篇祭文公示(后附祭文全文)。祭文,从商周时期至今,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其形式和文体也几经演变,由四言逐渐发展到五言、七言,文体也由诗词、文言文发展到现在的白话文、甚至散文等。文体形式不断演变也带来祭文行文格式随之变化,尤其发展到现在,绝大多数人已不具备相关文化底蕴,对祭文中最基本的关于时间、辈分称谓等都不了解,更别提严格的行文格式了。

但,这并不妨碍您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和悲痛,用我们熟悉的现代白话文、散文一样可以撰写祭文。祭文的本质是表达对先祖亲人的怀念和悲痛心情,其关键重点是要体现祭文最基本的结构组成:对逝者生平的追溯和其一生的总结,其次是祭文时间、以及与祭者的血亲关系。对生平的追述和总结本身就是对先祖亲人的一种怀念和尊重,也便于让更多的人了解逝者的生平和为人,达到追思和铭记的目的。

您若对传统祭文中关于显考、岳妣、孺人……这类儒雅的传统称谓不甚了解(网络很容易查询到),能准确做到更好,并不刻意强求。但——忌讳找人代笔!祭文的文体、格式毕竟只是种形式需要,根本的重点是要自己的感情真挚,客观、忠实的追述和评价逝者,这才是祭文的根本目的,也是对逝者的尊重!最后,附上本人当时对岳母的祭文原文。

《沉痛悼念岳母祭文》呜呼! 南山乌雨锁重峦,沙河含悲水含殇。 山花不语风呜咽,楼台静默鸟不前。 千寻万寻寻不见,千哭万哭哭不还。 苦命娘亲天不眷,空留亲人望眼穿。 弹指光阴似如箭,转眼已是半旬间。 黄泉无路重会面,血泪空染红杜鹃。 跪灵欲诉肠先断,话在咽喉口难言。 母在西天来降鉴,今宵一诀别梦寒。 六十八年一瞬转,尤记当年母乳甜。

跨鹤慢赴瑶池宴,生平历历浮心间。 初冬廿八母寿诞,天生性情古贤媛。 弟兄姊妹各对半,姊妹四人行排三。 自幼便知任劳怨,照顾上下凭弱肩。 十六走脚三百盐,每斤仅得八角钱。 夜抱爱女纺棉线,昼挣工分汗珠串。 膝下儿女哭连天,侄辈儿女抱乳前。 一家事务内外兼,忙了农活又三餐。 不晓诗书人情谙,忠孝节良记得全。

 1/4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瓜瓞绵绵  纪念币  金银币  瓜瓞绵绵纪念币怎么  2015瓜瓞绵绵金银币  
下一篇